河南省睢縣中醫(yī)院(476900)徐法軍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2月20日~2017年9月23日共計100名患者,并使用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50名,觀察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42.9±2.3)歲,對其中15例患者進行全身麻醉,15例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對20例患者進行復合麻醉;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為(38.9±4.2)歲,對其中15例患者進行全身麻醉,15例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對20例患者進行復合麻醉。對其中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比較,差異較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在手術之前麻醉科相關護理人員要注意檢查手術患者的住院記錄,并檢查其臨床治療的相關病例,了解患病者所患的疾病,以及疾病治療所需進行的手術類型。在手術之中對患者的相關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包括患者的體溫、心率等有關生命體征指標,在手術后對相關的床位管理護士進行合理的交洽工作。觀察組采用圍手術期系統(tǒng)化護理,主要包括:①手術前護理。由于大多數(shù)患者在醫(yī)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儲備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其在手術過程之中出現(xiàn)心情焦慮,精神緊張等多方面的不良情緒,這對于患者進行麻醉手術是不利的。所以,護理者需要在手術之前,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及時解釋手術的相關過程和麻醉的相關信息,在最大程度上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②手術中護理,在手術中的護理包括及時詢問患者的有關感覺,幫助患者擺正正確的身體位置,并注意保護患者的相關隱私性問題,并通知患者在有尿意等有關問題出現(xiàn)時要及時告知護理人員,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呵護及有關的指導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合理的疏導,其中包括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呼吸等多種方法。③術后護理,在手術之后能及時和相關的住院管理人員聯(lián)系,并對病人的恢復情況進行了解,向患者的家屬和陪同人員及時溝通,并告知其相關的注意事項和飲食、起居照顧方法。保證患者的高蛋白飲食和臥躺休息。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病癥的有關療效評級標準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一級麻醉:麻醉的誘導過程順利,患者未出現(xiàn)多種不良狀況,手術中患者的表現(xiàn)良好,手術后患者的各種身體機能恢復良好。二級麻醉:麻醉的誘導過程較為順利,患者未出現(xiàn)多種不良狀況,手術中患者的表現(xiàn)一般,手術后患者的各種身體機能恢復一般。三級麻醉:麻醉的誘導過程較為困難,患者出現(xiàn)多種不良狀況,手術中患者的表現(xiàn)欠佳,手術后患者的各種身體機能恢復較差。四級麻醉:麻醉的誘導過程困難,患者出現(xiàn)很多種不良狀況,手術中患者表現(xiàn)很不好,手術后患者各種身體機能恢復很不好,需要借助藥物恢復。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均采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及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百分數(shù)及(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X2檢驗及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顯著(P<0.05),如附表。
圍手術期是圍繞手術的一個全過程,從病人決定接受手術治療開始,到手術治療直至基本康復,包含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具體是指從確定手術治療時起,直到與這次手術有關的治療基本結束為止,時間約在術前5~7天至術后7~12天。經(jīng)過本次研究充分表明,使用圍手術期系統(tǒng)化護理的患者經(jīng)過全面治療之后,其麻醉的效果往往非常好,到達一級麻醉和二級麻醉的人數(shù)都很多(相較于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綜上所述,使用圍手術期系統(tǒng)化護理的方式對于手術的臨床效果良好,適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