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油田總醫(yī)院(473132)祁鑫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1月~2017年3月20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分組。實驗組男67例,女33例;年齡64~79歲,平均(71.24±2.13)歲。對照組男65例,女35例;年齡63~79歲,平均(71.13±2.45)歲。兩組基本情況差異不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使用早期康復護理。①心理早期康復干預。注意觀察患者心理動態(tài),并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說明腦梗死發(fā)生的原因、康復方法。針對抑郁情緒引導患者日常生活中多培養(yǎng)興趣愛好、多傾聽喜歡的音樂放松情緒。②良肢體位。采取不同體位交替應用,如仰臥、健側臥位等,2小時變換1次,并協助患者翻身,穿著干凈舒適衣物,預防壓瘡。每天為患者進行患肢按摩,順序從近端關節(jié)到遠端關節(jié),以改善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環(huán),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③早期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開展關節(jié)活動訓練,訓練頸部、肩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功能,關節(jié)活動幅度從小到大,直至關節(jié)可完全屈曲或伸直。并訓練軀干關節(jié)活動,開展上肢外展、外旋活動,逐漸過渡到平衡訓練、步行訓練、軀干扭轉訓練等,可逐漸增加訓練角度。并培養(yǎng)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飲食、大小便和穿衣。④認知和智力訓練。通過播放電視節(jié)目、看書、讀報和聽收音機等視覺、聽覺刺激逐步促使患者恢復智力認知和語言功能。
附表1 干預前后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情況相比較(±s)
附表1 干預前后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情況相比較(±s)
注:每組前后比較,#P<0.05;兩組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期 生活自理能力 運動功能評分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實驗組 100 干預前 38.45±12.14 54.11±11.28 21.25±2.21干預后 78.24±13.11#* 85.01±13.26#* 10.15±1.11#*對照組 100 干預前 38.44±12.10 54.14±11.16 22.91±2.10干預后 70.02±11.21# 67.27±12.12# 14.68±2.01#
附表2 兩組腦梗死康復認知、康復配合程度、護理滿意度、出院時間相比較(±s)
附表2 兩組腦梗死康復認知、康復配合程度、護理滿意度、出院時間相比較(±s)
組別 例數 認知(分) 康復配合程度(分) 護理滿意度(分) 出院時間對照組 100 83.41±2.24 82.13±3.24 80.41±2.13 17.61±2.13實驗組 100 95.34±4.01 95.45±4.24 93.51±3.55 14.62±1.24 t 8.144 9.254 8.241 10.723 P 0.000 0.000 0.000 0.000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腦梗死康復水平;顯效: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幅度大于70%;有效: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幅度大于30%;無效: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幅度小于等于50%。康復水平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處理數據,輸入數據后分別進行t檢驗(針對計量資料)、χ2檢驗(針對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顯著。
2.1 兩組腦梗死康復水平相比較 實驗組腦梗死康復有效率92%(顯效56例,有效36例)高于對照組72%(顯效39例,有效37例),P<0.05。
2.2 干預后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情況相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3 兩組腦梗死康復認知、康復配合程度、護理滿意度、出院時間相比較 實驗組腦梗死康復認知、康復配合程度、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為加速腦梗死患者康復,早期康復訓練可利用殘存細胞功能的可逆性,促使腦梗死灶縮小和提升殘存細胞興奮性,促進病灶周圍組織或健側腦細胞代償和充足,促使新神經通路的形成,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軀體功能[1][2]。本研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使用早期康復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腦梗死康復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腦梗死康復認知、康復配合程度、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肢體運動、神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標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老年腦梗死患者使用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患者疾病康復認知度和配合度高,可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提高肢體運動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