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婷
摘 要: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是比較濃厚的,但是到了美術課堂中,真正接觸美術的知識點、技巧等內容,學生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加之學生多數沒有基礎,以及其他學科學習壓力較大,導致初中美術教學效率比較低下。因此,探索一條優(yōu)化初中美術教學的路徑變得十分關鍵。教師可從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學習素材的擴展等方面努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學習氛圍;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9-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9.093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為學生營造自在、寬松的學習氛圍,注重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擴充,善于利用閑置品或廢舊品作為美術知識學習素材。如此,多管齊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提升。
一、為學生營造自在、寬松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寬松的、自在的氛圍中,心情會更舒暢,思維會更活躍,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也更容易產生。然而在常規(guī)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坐端正,不許講話,認真聽課。在一個嚴肅、拘束的氛圍中,太多的限制會使學生對教學失去興致。尤其是美術、音樂等藝術類的課堂中,太多的拘束和死板的學習氛圍會影響學生藝術思維的發(fā)揮。任課教師應當著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以往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刻板、嚴厲的印象,要俯下身來,同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進而使自己能夠成為學生的益友。筆者的做法是,在上課鈴打響之后,為學生講述較為輕松的故事或笑話,以此來讓學生以放松的心情進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當采取這樣的教學組織模式之后,課堂的氣氛變得十分輕松,學生的聽講以及學習效率也變得更高。任課教師在使用教學語言時,應當確保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同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合。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任課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如此一來,便實現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在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時,筆者通常會布置合作作業(yè)的形式,即由學生共同完成作業(yè),學生可以自行進行組隊。當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并上交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將作業(yè)張貼于班級展示板上,以此實現對榮譽感的培養(yǎng)。
二、注重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新課改理念已經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視,鑒于此,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亦應當秉承新課改的理念,積極推動自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進而做到以全新的教學模式實現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意識到情感教育的意義,時刻提醒自己應當在課堂教學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并盡可能地將此種積極情感實現向學生的傳遞。如此將讓學生實現對美術知識的高效學習和吸收。任課教師要保持笑容,給予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認真的回答,以便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授課熱情。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踴躍發(fā)言;教師要采用新型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利用多種方式來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如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將不同的美術作品放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加了解作品所產生的時代背景,了解作者通過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心情感;初中美術任課教師要給予學生平等的關愛,注重學生的美術知識學習體驗。在教學過程之中,任課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提出問題,以此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提高,同時,任課教師亦要在學生進行作答的過程當中,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以此實現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局限于固定的思考方式和模式,鼓勵學生在理解作品之后,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并給予指導和建議。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擴充
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應當意識到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工具對于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應用,以此實現對美術名作的直觀展示,從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擴充,讓學生在賞鑒各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同時,實現自身美術知識的厚重積淀。比如,在一些美術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同種風格,或者同一時代,抑或同一畫家的其他作品,讓學生進行細致的賞析,并且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當然,也可以運用多媒體來播放關于某一畫家、某一作品的一些視頻資料,也可以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播放背景音樂,使音樂加以渲染。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很多美術知識都可以直觀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加深記憶和理解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感受到藝術的熏陶。
四、善于利用閑置品或廢舊品作為美術知識學習素材
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應當善于利用閑置品或者是廢舊物品作為初中美術教學的工具和素材,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契機。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讓學生實現美術創(chuàng)造力水平的顯著提高。中國人熊正剛用幾塊防水用的麻袋布片拼貼并融合繪畫技巧創(chuàng)作了《蒙娜麗莎》畫,一位德國人出價幾萬元買了他的這兩幅作品。所以,美術課教學,教師可讓學生用一些廢舊物品有目的地按一定的想法剪拼、粘貼、加工,結果一定會變成一件令學生意想不到的藝術品。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將舊畫報、舊掛歷、舊書彩圖等結成串做門簾、窗簾或用在節(jié)日裝飾活動場所。同時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設立美術節(jié),展示學生親自動手改造的美術作品,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美術的學習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只有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才能更具動力,才能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曉磊.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7(8).
[2] 田菁菁.關于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策略[J].時代教育,2017(4).
[3] 黃鶴年.探析初中美術教學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