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快樂的“問題”孩子》。別驚訝,我說的“問題”孩子不是常說的那種身上有各種壞毛病的孩子,而是愛問問題的好孩子。
關于問問題的重要性,其實包括小華在內,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東漢的學問家王充說:“不學不成,不問不知?!苯逃龑W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所以,對我們而言,不是不懂得問問題的重要性,而是缺乏主動問問題的勇氣。而當我們長時間不去向別人求教后,我們甚至會連“如何去問”都不懂得了。所以,我以為,要做一個快樂的“問題”孩子,首先要有提問的勇氣。
其實,對于我們學生而言,向同學、老師求教,這應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同學之間,年相若,道相似,性格相合,情趣相投,有什么不好意思問的?而面對老師,就更不應該膽怯了,因為老師本來就是要向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對老師而言,他們也更喜歡那些愛主動問問題的學生。所以,提問的勇氣固然重要,但我以為像小華同學這樣,最關鍵的問題不是缺乏勇氣,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問,于是擔心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會讓對方覺得“太簡單、幼稚”,于是就更加不敢去問,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以為,最關鍵的是要學會問問題。
疑問疑問,先要懷疑,才會提出問題。宋朝的教育家程頤說過:“學者先要會疑?!彼枷爰移樟袧h諾夫說過:“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可是,怎樣才能學會提問呢?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要有一顆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一顆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而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觀察、思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用心觀察,即使最尋常的事物也會化為“神奇”。而沒有思考,無論多少個蘋果掉下來,恐怕也砸不出“萬有引力”的發(fā)現;無論人類是多么費盡心思地觀察與學習,也難有一絲一毫的創(chuàng)造與進步。所以,勤于思考是提出疑問的源泉。
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見。如果我們什么都聽別人的,迷信權威,不敢提出不同意見,那么我們的大腦就只需要被動地“理解、接收”,自然就不會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八f的一定是對的嗎?”“還有更好的做法嗎?”“還有其他的選擇嗎?”“不這樣做就一定不行嗎?”當我們經常這樣勇敢地思考時,你就會發(fā)現,各種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就會從你的大腦中蹦出來。
喬布斯說過:“最好的導師不是告知答案,而是向人提問?!痹该恳晃煌瑢W都能當好自己的“導師”,做一個快樂地、善于提問的“問題”孩子!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本文有以下幾大亮點:
標題新穎。乍看標題,“問題”孩子似乎是貶義的,但作者的意思是“會問問題的孩子”,這樣的標題幽默有趣,有吸引力。開頭引人入勝,結尾再次點題,首尾呼應。文章恰到好處地多次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文章層層遞進,先指出“勇氣”的重要性,再重點分析應該如何學會問問題,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