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習作以記敘文為主。一篇生動的記敘文不能缺少必要的細節(jié)。沒有細節(jié),就不顯真實;沒有細節(jié),就不顯具體;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生動。好的細節(jié)描寫,能讓讀者覺得如在眼前,讀后使人歷歷在目,有一種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一篇成功的作文, 離不開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
【關鍵詞】細節(jié)描寫 觀察積累 錘煉動詞 運用修辭 想象補白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93-02
一、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描寫
1.關注課文中的人物細節(jié)描寫。在我們的生活和許多課文、文章中,有細節(jié)描寫的精彩片斷,在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多讀多感悟。
2.關注生活中的人物細節(jié)描寫。如 《父親》這首歌曾經(jīng)在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被唱起時,評委張也以及不少現(xiàn)場觀眾都感動地哭了。這首歌為何如此感人?其實歌詞就有著飽含情感、最有魅力的細節(jié),內(nèi)容完全是一段心理活動描寫,而“撫摸你的雙手”“鬢角露了白發(fā)”“眼角上添了皺紋”就是幾個生動的細節(ji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表白和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描寫,這首歌才打動了所有的人。
3.課外閱讀時,畫出并積累人物細節(jié)描寫。在閱讀交流課上,同學之間進行展示、交流。
二、重視課文范例,引導感悟方法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掌握寫作方法,做到學以致用……”在我們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質(zhì)兼美的精品之作,它們都極具代表性。在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隨處可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選擇那些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感悟方法。
如《晏子使楚》一課中,就是通過對晏子的語言和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晏子聰明的才智,能言善辯的口才。課文片段: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fā)你來呢?”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背跽f:“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标套庸傲斯笆?,說:“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闭f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
這樣讓學生明白,原來細節(jié)描寫雖細小,卻能“以小見大”,使文章更生動,更具體,更能有效突出表達效果。
三、片段描寫訓練,彰顯細節(jié)魅力
(一)引導學生多觀察積累,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
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源自對生活細心的觀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肖像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人物外貌細小而又明顯、引人注目的部分進行描寫,寫得好能給讀者以深刻的記憶。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在進行肖像細節(jié)描寫時常常會出現(xiàn)千人一面、樣樣俱全的問題,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圓圓的臉蛋”“水汪汪的大眼睛”。部分同學把父母、同學寫走了樣,甚至面目全非,有的根本不會模仿,表達沒有條理,前言不搭后語,有的學生一個“有”字,一個句子把一張臉全寫完了。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各有其特征的,如果能抓住某一局部特征進行描寫,就能深刻反映人物的形象特點,讓人記憶深刻。如在觀察“我的同學”時,教師先請出一位學生做“模特兒”,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教師緊緊抓住“模特兒”的肖像特點“可愛”,以“細”為核心,引導學生觀察并發(fā)現(xiàn)“模特兒”的眾多“細節(jié)”——無論是翹劉海兒、黑臉蛋、少一顆門牙,還是翹鼻子、小酒窩、咖啡色小痣,都是他的“與眾不同”之處;從表述再到寫法的精細指導,使學生掌握句序排列規(guī)律,逐步做到表達的條理性。
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往往能反映出其思想感情。所以,緊緊抓住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來引導觀察,是十分重要的。
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經(jīng)常是一瞬間的,可以采用“特寫回放法”。抓住神態(tài)瞬間拍攝照片或錄制一段視頻,呈獻給學生看。內(nèi)容為:老師和同學們在教室已就位,只等最后一位打掃衛(wèi)生區(qū)的同學回教室,當他站在教室門口的一瞬間,老師和同學們齊刷刷地看向他。引導學生細細觀察他的面部變化過程,可以反復呈現(xiàn)“特寫”,把面部細節(jié)一覽無余地“放大”,將“細節(jié)”的觀察和描寫落到了實處。由此可見,細節(jié)描寫的教學本身也是一個細節(jié)。
(二)錘煉動詞,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精彩的動作細節(jié)描寫能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動作描寫就是運用動詞,對描寫對象做動態(tài)展示。寫作前,先把自己要寫的片段會用到的動詞羅列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做到盡量避免動詞的重復,而且保證用詞的準確性。寫完動作片段,要自己先讀一讀,按照自己寫的內(nèi)容表演出來,文字與動作無法一致時,就可以采用“定格觀察法”,使系列性的動作過程分解成多個細化的靜態(tài)情形,給學生留足觀察和思維的時間,按照實際做的動作進行修改,確保語言表達的同步形成。
結合學校舉行的籃球賽,帶學生天天觀看,天天寫動作片段。寫前與學生一起討論要用到的動詞和關于籃球的專業(yè)術語,便于學生準確表達。寫完接著批改,在班里念,及時點評,教學生如何準確地、通順地表達。先寫簡短片段,寫一連貫的動作,比如搶球、過人、運球、傳球、投籃……準備逐個片段寫完,再連而貫之,寫一個比賽的場面。
(三)運用修辭,增添神韻
巧妙運用修辭表現(xiàn)事物特點也是細節(jié)描寫中較為有效的寫法。巧妙的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反復等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yōu)橛行?,能使人物性格豐滿、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
課堂上,如賞析片段:可我能感覺媽媽并沒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將眼睛微微睜開一條縫,媽媽果然站在我的床邊,眼睛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那是第一縷晨曦對嬌花的撫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風對碧水的溫柔,那是夏日晚霞對嫩柳的輝映,那是秋夜月光對修竹的依戀,那是冬日里的朝陽與小草的交談!
讓學生討論分析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且模仿運用。學生很容易就把握要領,并且寫出如下語句:“媽媽愣愣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啊!那是柔情的流水,奏響一曲愛的交響樂;那是溫馨的朝霞,渲染一片愛的天空;那是恢弘的落日,書寫一首愛的頌歌。猶如夏日涼絲絲的清風,讓我倍感舒暢;猶如冬日溫暖的陽光,熔化我內(nèi)心的冰雪;猶如蘭花淡淡的芳香,讓我心曠神怡?!?/p>
(四)尋找課文“空白”
其實,我們教師只要認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神態(tài)細節(jié),動作細節(jié),有對話細節(jié)……但字里行間往往留有“空白”,給我們留下無限的細節(jié)描寫空間。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空白”點,重視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細節(jié)加工訓練,做到讀寫結合。例如在《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一文中,嚴監(jiān)生對多燒一莖燈草耿耿于懷,難以斷氣,引導學生品味人物動作描寫的基礎上,對他的心理活動進行想象補白,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結合他的性格特點進行心理活動的刻畫。
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他想說:______________。
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他想說:______________。
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他想說:______________。
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記念?!彼犃诉@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他想說:______________。
以想象補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語言表達的精妙,體會簡單的動作傳遞的豐富內(nèi)容。這對學生學習如何運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著很好的啟發(fā)與借鑒作用。而這些恰恰是語文學習的精髓所在。
四、評改側(cè)重“細節(jié)”
習作評改是語文寫作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將細節(jié)納入評改教學的重點是很有必要的。在習作評改課上,教師不但要講全班習作的“共性問題”,更應該抓住其中的代表,從一篇篇具體的習作中,讓學生感悟到細節(jié)描寫的魅力。比如可以讓學生找到自己習作最得意的一處細節(jié)描寫,讀出來,全班評議,在這種及時的交流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細節(jié)描寫的關注。
“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句話不但適用于生活,也同樣適用于習作。只要方法科學,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習作能力!雖然小學生習作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作家,但是引領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與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卻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不遺余力和責無旁貸的崇高目的。
作者簡介:
管愛武(1976.03-),女,山東威海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