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教育觀念也順應時代潮流發(fā)生了轉變。素質教育的大力發(fā)展,中學管理理念也要進行轉變。新的時期老師在中學管理中樹立以人文本的觀念,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可以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進而加強學校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就在中學管理中樹立以人文本的觀念的必要性展開分析,并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探究,提高中學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以人為本 中學管理 教育觀念 素質教育
一、什么是以人為本的理念
社會的發(fā)展促使教育的發(fā)展。目前階段,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就需要在中學的教育管理過程中重視學生,教師要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原則。所以說,在中學教育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是至關重要的,要尊重學生主體的地位。以人為本是指要重視人的主體性,在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要明確人是社會的主體,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求,不斷地完善自己,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中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觀念的重要性,以人為本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價值取向。以人為本,顧名思義,就是肯定人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了衡量工作的成敗,就要把人的需求作為重要的價值標準。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就應該把人作為一切活動的起點。
二、在教師層面應該如何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
(一)教師的激勵機制完善是必須的
教師隊伍在管理中重要的手段就是激勵機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及時的鼓勵激勵學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同時對老師的激勵機制可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斷地完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不足。教師激勵機制也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領導應該從老師的需求方面出發(fā),真切的考慮到老師的需求,從而制定出不同的激勵機制。在中學的管理中,主要有三種激勵機制,分別是情感激勵、目標激勵和成就激勵。情感激勵指的是在學校的管理中,學校領導要注重關心老師的生活和教學,一心一意的從老師的需求方面出發(fā),及時的與老師進行溝通聯(lián)系。在交流溝通中使老師感受到社會和領導對其的尊重和認可,進而激發(fā)、感染和引導教師的工作。學校領導層還要及時的對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困難的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幫助老師,使老師可以全心的投身到教育工作中,促進學校整體水平的提高。目標激勵指的是在教學管理中,相關的領導要為老師指定詳細的發(fā)展目標,有了目標,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老師的動力,促進老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制定的目標要從實際出發(fā),還是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制定的目標對老師有引導和激勵作用,可以激發(fā)出老師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成就激勵指的是在教師的教育過程中,學校根據(jù)老師的貢獻為教師頒發(fā)各種榮譽,對老師有一種激勵的作用。老師獲得的榮譽越多,就會感覺成就越大,進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對于貢獻特別的大的教師,學校不應該僅僅只頒發(fā)證書等的獎勵,還可以通過職位的晉升等方式激勵老師。在學期末,學校要及時的舉辦教師的評選工作,要通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和教師的貢獻多個方面綜合的考慮對教師的獎勵,促進老師的全面發(fā)展,更高的服務于學生。
(二)實行民主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在中學的管理中實行民主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民主管理和命令管理的形式是有本質的區(qū)別的,民主管理需要學校在管理中要充分的尊重老師,讓老師切實的體會到學校對老師工作的重要性,使老師的職業(yè)能力不斷發(fā)展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民主管理中,教師要參與到管理的過程中,增強主人翁意識。實行民主管理的要求就是教師在傳播知識過程中要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進行。在中學的管理中,學校應該及時的同老師進行溝通,聽取老師的意見,不斷地完善中學管理,讓老師督促學校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學生層面應該如何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
(一)加強對學生的關懷和道德教育
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就需要堅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在管理中要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本的要求,學校要摒棄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通過多種教育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情感教育、網(wǎng)絡教育和參加社會實際等,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本著教育為主,處罰為輔,處罰不是指用暴力的手段來教育學生,可以布置一部分作業(yè)等方式來處罰。學校還要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于生活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的給予幫助。減輕學生的生活負擔,讓學生全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二)樹立以人為本就要理解和尊重學生
初中的學生就可以獨立的急性思考,在教育生活中,老師如果沒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學生,就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所以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要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娛樂活動,在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自己的約束。老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地開展教學,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結語
在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在中學的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理解學生的個性,對學生加強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從以人為本理念下的中學管理方面展開分析,探究以人為本在中學管理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黃崴.20世紀西方教育管理理論及其模式的發(fā)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1).
[2]陳顥.非理性管理:現(xiàn)代學校管理的新趨向[J].教學與管理,2001(02).
[3]謝曼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與學校行政工作[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3).
[4]劉京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語言的特點及意義[J].職教通訊,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