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吉亞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好陣地,要從分挖掘教材因素,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引導,做好德育滲透,就能真正發(fā)揮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關(guān)鍵詞:德育因素 德育滲透 靈活多樣
“文以載道”這是語文學科的顯著特點,因此,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中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德育落到實處呢?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認真?zhèn)湔n,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德育因素
選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有一個主題,單元里的每一篇課文都蘊涵著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或通過寫景、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如三年級上冊《塞北江南》這一單元,編排了《葡萄溝》《小鎮(zhèn)的早晨》《日月潭的傳說》三篇主體課文,體現(xiàn)了我們祖國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通過學習本單元,可使學生了解我國塞北江南不同的地域風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或通過一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如《掩耳盜鈴》《濫竽充數(shù)》《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或通過一首詩歌,描繪幸福的生活,讓學生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如《快樂的節(jié)日》《讓我們蕩起雙槳》等??傊灰阏J真去鉆研教材,就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中所潛在的德育因素。
二、抓住契機,及時進行德育滲透
挖掘了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則要抓住契機,及時進行德育滲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德育真正落到實處。
(一)在閱讀教學課中進行德育滲透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們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感情朗讀等等,使學生明辨是非,懂得道理,升華情感,受到德育教育。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在讀題、解題中滲透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小學語文課本里很多題目就直接點出了文章所蘊含的德育內(nèi)容,如《不懂就問》《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祖國在我心中》等等。教師可以在讀題、解題的時候向?qū)W生直接進行思想教育。
2.在品析重點詞句、段落中滲透
重點詞句、段落在全文中往往起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抓住重點詞句、語段引導學生進行品析、理解,并在理解中進行思想教育。如《我必須去》一文,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課文最后兩段,抓住丹丹與爸爸的對話——“我必須去”。“好吧。丹丹,你做得對,以后還有看馬戲的機會,可是你不能對老人,對同學失信?!苯逃龑W生必須守信用。又如《女媧補天》一文,可通過理解文章第三段中的兩句話——“不知燒了多少天火,煉了多少石子,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從不停歇。終于天補好了?!笔箤W生懂得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恒心、不怕辛苦,才能把事情做好。
3.在感情朗讀中滲透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他們與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共鳴,受到德育教育。如《媽媽的愛》一文,可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媽媽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從而使學生也產(chǎn)生熱愛父母的感情。
(二)在寫作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意閱讀,還要激勵學生學以致用,把讀與寫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如在教學完一篇課文后,可讓學生寫讀后感,或引導學生寫與文章內(nèi)容相關(guān)的題材,讓學生加深對德育內(nèi)容的理解。如在教學《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可適時布置學生寫作《我愛故鄉(xiāng)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深厚感情。
此外,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也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通過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讓學生明辨是非,受到人生哲理的教育、高尚情操的熏陶和偉大精神的鼓舞。
(三)在語文活動課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具體活動如演講、辯論、收集圖片、聽故事等來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操、審美情趣,提高他們分析、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組織學生搞“祖國之最”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又如通過發(fā)動學生收集自己所敬佩的英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學習英雄那勇敢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
三、采取多種方式,使德育滲透靈活、有效
德育滲透是非常講究藝術(shù)性的,靈活多樣的德育滲透方式會使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一)談話式
在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后,教師通過口頭總結(jié)、談話,教育學生該怎樣做,不生該怎樣做。這也是語文學科進行德育滲透最直接、常用的一種形式。
(二)討論式
針對課文內(nèi)容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德育內(nèi)容,受到德育教育。如在教學《專心致志》一文時,我組織學生討論:瑪麗亞為什么能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學生通過討論懂得這是因為她有著一種專心致志的精神,同時在討論中學生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績,也必須像瑪麗亞一樣在學習上做到專心致志。
(三)問答式
通過提問讓學生分析、思考,回答問題,從而受到德育教育。如在教完《壺蓋為什么會動》一文后,我提問:從瓦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學生通過思考、回答,懂得遇到什么事情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堅持進行德育滲透,并根據(jù)學生實際,采取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方式,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參考文獻
[1]邢繼鋒.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29).
[2]吉彥祥.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思考[J].小學生(下旬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