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芳,李芳華
(1許昌學院醫(yī)學院,河南許昌461000;2許昌縣人民醫(yī)院)
慢性腎臟病(CKD)病情進展較為隱匿,臨床整體預后較差[1,2]。在具有慢性腎小球疾病或者腎小管疾病病史的人群中,CKD發(fā)病率具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炎癥反應或過氧化應激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均可參與CKD的病情進展過程,導致腎小球損傷,干擾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修復,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eGFR)降低。目前,臨床常用的炎性反應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應蛋白(hs-CRP)、IL-6等[3,4];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產(chǎn)物(AOPP)是常見的過氧化指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是還原型化合物,它們共同維持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性[5]。血清Klotho是近年在腎小管上皮組織中被發(fā)現(xiàn)的細胞因子,其表達增加能夠促進腎小管上皮組織及離子轉(zhuǎn)運體的修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們檢測了97例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微炎癥狀態(tài)、氧化應激指標,分析其與CKD患者腎功能的關系?,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同期許昌縣人民醫(yī)院確診的CKD患者。納入標準:①CKD患者的診斷、分級標準參考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相關標準;②CKD分期2~5期;③基礎疾病均為慢性腎小球腎炎;④未進行透析治療;⑤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凝血系統(tǒng)疾??;②急慢性感染期;③甲狀腺功能疾?。虎馨橛猩舷罎?、出血疾病;⑤使用透析治療、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的患者;⑥合并糖尿病、原發(fā)性高血壓;⑦伴有惡性腫瘤、腎外傷;⑧近6個月內(nèi)有促紅素使用史。共收集CKD患者97例(CKD組),男50例、女37例,年齡(55.2±12.7)歲;K-DOQI指南診斷標準:CKD 2期21例,CKD 3期30例,CKD 4期32例,CKD 5期14例。選擇同期體檢健康者40例作為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7.0±14.2)歲。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性別、年齡具有可比性(P均>0.05)。
1.2 血清Klotho、微炎癥狀態(tài)、氧化應激指標及腎功能檢測方法 采集患者肘部靜脈血3 mL,加入抗凝劑枸櫞酸鈉2 mL,以1 000 r/min離心5 min,留取血清冰箱備用。采用ELISA法檢測Klotho及氧化應激指標MDA、SOD、GSH-Px、AOPP,采用ASO-900系列全自動生化檢測儀(南京伯斯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微炎癥狀態(tài)指標IL-18、hs-CRP、IL-6及eGFR,試劑盒均購自羅氏檢測公司。
2.1 兩組血清Klotho、IL-18、hs-CRP、IL-6水平比較 CKD組2~3期、4~5期患者血清Klotho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血清IL-18、hs-CRP、IL-6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CKD組4~5期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低于2~3期(P<0.05),血清IL-18、hs-CRP、IL-6水平均高于2~3期(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Klotho、IL-18、hs-CRP、IL-6水平比較
2.2 兩組血清MDA、SOD、GSH-Px、AOPP及eGFR水平比較 CKD組2~3期、4~5期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及eGFR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血清MDA、AOP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CKD組4~5期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及eGFR均低于2~3期(P均<0.05),血清MDA、AOPP水平高于2~3期(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MDA、SOD、GSH-Px、AOPP及eGFR水平比較
2.3 CKD組血清Klotho、微炎癥狀態(tài)、氧化應激指標與腎功能的關系 CKD組血清Klotho、SOD、GSH-Px與患者eGFR呈正相關(r分別為0.621、0.622、0.553,P均<0.05),MDA、AOPP、IL-18、hs-CRP、IL-6與eGFR呈負相關(r分別為-0.416、-0.639、-0.517、-0.556、-0.485,P均<0.05)。
CKD的長期發(fā)生發(fā)展,可促進多器官功能障礙,導致臨床上不良臨床結局事件的發(fā)生[6]。目前,臨床上CKD的總體治療有效率較低。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IL-18、hs-CRP、IL-6上升程度與基底膜細胞的通透性或濾過功能的下降程度相關,提示微炎癥狀態(tài)在誘導腎臟基底膜細胞或腎小球細胞凋亡或損傷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7,8]。Klotho能維持腎小管遠端結構對液體的重吸收功能,并能提高腎小球基底膜的完整性,改善其濾過功能[9,10];近年來發(fā)現(xiàn),MDA、SOD、GSH-Px等氧化應激指標在慢性炎癥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生中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在CKD患者血清中的研究不足。部分相關研究探討了細胞炎癥因子如IL-18、hs-CRP、IL-6等在CKD中的異常變化,但缺乏對血清Klotho水平的分析,并且缺乏對于CKD不同病情中各指標的差異性研究。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CKD組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下降,而血清IL-18、hs-CRP、IL-6水平上升;同時,與CKD早期(2~3期)患者比較,中晚期(4~5期)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下降,而血清IL-18、hs-CRP、IL-6水平上升。血清Klotho水平降低,可失去其對腎臟間質(zhì)成分及細胞組織的保護作用,導致間質(zhì)成分纖維化或脂肪化等病理改變的發(fā)生;血清IL-18、hs-CRP、IL-6水平上升,則可激活瀑布炎癥反應因子,加劇炎癥信號通路激活所致的腎臟組織炎性損傷。林書典、林文軍等[11,12]研究發(fā)現(xiàn),終末期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均下降25%以上,且患者腎功能損傷越明顯,血清中炎癥因子指標下降越嚴重。SOD、GSH-Px是還原型化合物,可抑制氧化反應過程中過度的氧自由基或其他離子基團的激活,能夠保護腎臟上皮組織細胞的完整性,增強患者腎臟組織的保護性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CKD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下降,且患者病情進展越嚴重,血清中各指標下降越明顯,提示SOD、GSH-Px等與CKD患者的病情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CKD組2~3期、4~5期患者血清MDA、AOPP均高于對照組,且4~5期患者血清MDA、AOPP高于2~3期。MDA與腎小球基底膜組織中蛋白結構成分的改變有關[13],而AOPP與腎小球基底膜基質(zhì)成分的增生及硬化性改變有關[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CKD組血清Klotho、SOD、GSH-Px與患者eGFR呈正相關,血清MDA、AOPP、IL-18、hs-CRP、IL-6與eGFR呈負相關,說明血清Klotho、微炎癥狀態(tài)、氧化應激指標與腎功能具有密切關系。這提示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測這些指標的變化,進而評估CKD患者的腎功能。
綜上所述,CKD患者隨著病情分級增加,其血清Klotho、抗氧化指標及腎功能降低,微炎癥狀態(tài)、過氧化指標升高;CKD患者血清微炎癥狀態(tài)、過氧化指標與腎功能呈負相關,血清Klotho、抗氧化指標與腎功能呈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