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宮崎峻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他的動畫能從日本本土走向世界,無疑是跨文化傳播的一個成功的典范。他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想象力,為人們展現的是一個個魔幻而又美麗的世界。宮崎駿動漫的共同主題是人文性,不僅僅是給觀眾帶來動漫最基礎的娛樂性,從環(huán)保、反戰(zhàn)、人類情感、傳播東方元素、畫面美學上都能夠激發(fā)觀眾深度的思考。
關鍵詞:宮崎駿動漫;動漫電影;人文性
一、人文性的理念概述
人文,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從一般的意義上講,比如我國《辭?!分芯瓦@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guī)范。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guī)范,包括習慣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范則是文化主要內容?!案鞣N”文化現象,顯然就包括了先進的和落后的,科學的和愚昧的,優(yōu)秀的和次劣的,健康的和病態(tài)的。
那么,我們現在所說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視人文教育,這里的人文,顯然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yōu)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進的價值觀,其主要內容則是指先進的規(guī)范,對于社會而言,尤其是先進的法律和制度規(guī)范,對于社會成員而言尤其是先進的道德和習慣規(guī)范,對于青少年來說,首先體現在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規(guī)范。從文藝復興的歷史看,人文應該是重視人的文化。
二、宮崎駿動漫電影藝術特征及人文性
(一)具有東方神秘色彩
在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中內容元素豐富且相互交叉融合,這個和他本人的生存地域和文化影響分不開,比如《幽靈公主》中就將歷史設定在日本的室町時代,故事的發(fā)生和特定的歷史階段有些契合。在他作品中,龍、貍貓、靈獸、龍貓等極具東方文化色彩的形象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找到很多極具東方藝術特色和風格的建筑和構景,特別是《千與千尋》中“湯婆婆”居住地那座“油屋”整體的布局,很有中國古典建筑和日本奈良時期建筑的特色。在日本,鹿為平安的寓意,日本古代就把鹿作為神獸崇拜?!队撵`公主》中的森林保護神,便以鹿作為神的形象設計。
(二)畫面極其優(yōu)美
宮崎駿動漫場景畫面風景極其優(yōu)美,許多優(yōu)美的場景畫面來自于吉卜力工作室的御用場景設計師的的男鹿和雄,他去過很多國家和城市,見過太多的美景,一有靈感時,他便拋開一切進行創(chuàng)作。也正是因為心中那份對自然的熱愛,才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意境,畫中的靈魂。例如法國阿爾薩斯省科爾瑪是《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場景之一。這個小鎮(zhèn)有著童話故事的夢幻以及運河美景,有“小威尼斯”的美名。充滿了16世紀的風情。日本擁有世界十分之一的火山,所到之處都有溫泉涌出。而著名的道后溫泉,據說約在3000年前“開池”,號稱日本最古老的溫泉。《千與千尋》中的主要場景“油屋”就是在此取景。宮崎駿還有許多動漫場景都是源自于現實“仙境”。
(三)具有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
人類沒有節(jié)制的對大自然的開采,造成了不可彌補的環(huán)境破壞。正因為如此,在宮崎駿的作品中有一種很強的悲天憫人的環(huán)保意識,這種意識已經超越了時代的局限,可以給整個人類以極強的啟示和警告。集中反映這點的就是《幽靈公主》,故事本身就是通過人類在自我擴張對于森林破壞這個主題展開的,幻姬是人類的代表,珊是森林和自然地代表,阿席達卡則是二者之間的平衡體。在《百變貍貓》當中,眾多貍貓那些行為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生存的家園。而人類為了自身利益的滿足,一味向自然索取,一味向森林進軍,毀滅鄉(xiāng)村,塑造城市?!豆柕囊苿映潜ぁ芬彩峭ㄟ^蘇菲這個主角的眼睛,來看戰(zhàn)爭對于美麗的世界和生活的無情破壞的。在這些作品中,作者并不會跳出來做什么針對性的批判,但是每一個看過的觀眾基本都有一種言不由衷地憋悶和抑郁,而這種難受本身的根源就來自我們自身,宮崎駿很真實和形象地將此表現出來。
在《千與千尋》中有腐爛神來到“油屋”洗澡(圖1),沒有人愿意接待他,湯婆婆把這個棘手的工作交給了千尋。它滿身污泥,渾身上下臭不可聞,洗澡水都會變成泥湯。千尋在為腐爛神洗澡的過程中發(fā)現它身上有一根刺,千尋用力的拔掉了這根刺后,腐爛神身上噴涌出大量的垃圾(圖2):廢鐵、玻璃瓶、破箱子、爛木頭等等。排出了體內垃圾的腐爛神現出了原型,原來它竟是河川主人,由于大量的污染物而變得骯臟不堪,即使是神靈受到污染破壞后都無法自愈。這里宮崎駿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河川變成了擁有生命的神靈,通過講述河川主人由于垃圾而變成腐爛神的故事向人們傳達了他對于環(huán)境污染的擔憂,呼吁人們保護自然環(huán)境,減少對大自然的污染。
圖1《千與千尋》腐爛神洗澡
圖2 腐爛神身體里的垃圾
人類應對大自然心存敬畏。宮崎駿在他的動畫《幽靈公主》中,講述了關于自然爭奪的一個華美而悲壯的故事。故事始終圍繞森林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和開采的矛盾中展開。狼群和人類之間的斗爭持續(xù)已久,一方要毀滅森林,另一方則要保護。當人類謀害森林守護神開始(森林守護神是非常強大的生命體,它甚至擁有奪取和給予生命的力量),引來了守護神的反擊,山獸神被殺后化身為強大的詛咒,它碰之物都會立刻失去生命,森林中的植物全部枯萎,人類的山寨也被毀滅,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終山獸神以生命為代價復活了森林,人類才開始醒悟而在故事的結尾,人和自然的關系也是如此。采礦人在承受自然的報復之后,也重新思考該如何與自然相處?!队撵`公主》以一種悲壯的基調向我們訴說了大自然的悲哀與無奈,人類為了自身的繁衍不斷地擴充領土、開采資源、污染環(huán)境,守住綠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銀山。
(四)反戰(zhàn)題材,宣傳和平
2015年7月13日,在日本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宮崎駿出席記者會并發(fā)表講話,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戰(zhàn)后70周年談話中承認日本曾對中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并對由此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難進行痛徹反省。宮崎駿批評推動“戰(zhàn)爭立法”是逆時代潮流。他認為,現在一部分日本人希望忘記過去的歷史,但是日本當初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行為絕對不允許被遺忘,更不容否認。他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為尋求自身利益而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這是每個國家都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 宮崎駿的反戰(zhàn)思想同時也在他的動漫電影中不止一次出現。
嚴肅的社會主題和冷酷的現實背景,和精美的畫面、溫馨的感情之間形成典型的二元對立,但是整體上并不破壞作品的完美構成。這是一點很高明的技巧,其實宮崎駿的每一部作品基本上都會體現到這一點。常理來說,一部作品可以做到這點已屬不易,大部分作品都可以達到這種地步,確實不能不引起相關研究者的深度挖掘和開拓。特別是對于戰(zhàn)爭主題,經濟發(fā)展和自然損耗之間的矛盾,環(huán)境污染等等主題,在他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像《哈爾的移動城堡》和《螢火蟲之墓》通過故事的敘述,反映了戰(zhàn)爭這個殘酷而深刻的主題,無形中起到了宣傳和平的效果。
《起風了》雖以零式戰(zhàn)機的設計者為原型,但它是一部標準的反戰(zhàn)作品。這種傾向從主人公二郎一開始的夢境里就有所展現——二郎夢到自己乘著飛機翱翔天際,卻在攀升云端時,被戰(zhàn)斗機擊毀。這是本片的基本布局——夢想被戰(zhàn)爭所摧殘。《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zhàn)爭受害者孤兒的故事。影片對饑餓的描寫非常生動,由于戰(zhàn)爭帶來的饑荒再現了日本特殊時代的氛圍,這是戰(zhàn)敗的日本才能得到的稀有的挫折和教訓。由饑餓又展現了戰(zhàn)亂時期寄宿姨媽家產生冷漠的親情。電影沒有展現此次戰(zhàn)爭的對于錯,而是向我們展示由于戰(zhàn)爭,清太是如何由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變成孤兒,家人一個個相繼死去,把對戰(zhàn)爭時期的殘酷展現的淋漓盡致,呼吁人們愛好和平,反對戰(zhàn)爭。
三、總結
宮崎駿的動漫作品引導著人們保持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靈。用極美的環(huán)境和丑陋的現實社會進行強烈的觸碰沖擊,電影中有多條線路的情感表達,所以對于電影的情感表達主旨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次,宮崎駿在公開場合表露出強烈的反戰(zhàn)思想,由個例展現整個國家在戰(zhàn)爭后的顛沛流離,人情冷暖,對于戰(zhàn)爭的思考發(fā)人深省。最后,環(huán)保是宮崎駿動畫永恒的主題,在多部作品中都表現出宮崎駿對自然地敬畏,對自然風光的追求??此淖髌?,就好像在人類狹窄的后腦上開了一扇廣闊的天窗,讓人不由自主的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借以人與神比肩的理由。從開始到現在的所有作品,宮崎駿思想是一以貫之且辯證發(fā)展著的,他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和藝術觀都有著明晰的脈絡,最終都為了構建那個完美的宮崎駿世界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焦素娥,孫晗潔.宮崎駿動畫藝術的人文情懷與詩意追求[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0(01): 139-143.
[2]彭修銀,郝娟.宮崎駿動畫中意象體現的日本民族審美特質[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04):53-57.
[3]劉兵,江洋.從《風之谷》看宮崎駿作品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17(05):106-110+122.
[4]楊曉林.宮崎駿反戰(zhàn)思想的成因及表現[J].電影文學, 2010(21):76-79.
[5]于洸.從《天空之城》看宮崎駿動畫的審美思想[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05):95-97.
[6]殷俊,馮夏楠.論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人文思想[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4(12):162-165.
[7]李金梅.宮崎駿動畫的生態(tài)意識——兼論現代社會語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J].電影評介,2007(22):22-23+31.
作者簡介:范娜,女,漢族,海南師范大學2017級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美術)專業(yè),專業(yè)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