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細蓮
摘要:漢語拼音是每個剛剛踏入校門的小學生首先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漢語拼音作為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是一種比較枯燥的字符,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勤而功半?!?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老師,教師只有優(yōu)化漢語拼音教學,發(fā)展多元智慧,才能使拼音教學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于一體,才能使我們的拼音教學活起來。學好漢語拼音,為識漢字打下基礎,同時為兒童提早踏上知識的寶殿創(chuàng)造條件。
關鍵詞:漢語拼音;興趣;教學;快樂;學習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如何把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教學手段使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習興趣,圓滿地解決好這個難題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币驗榕d趣是鼓舞和推動兒童學習的一種力量,是啟動開發(fā)兒童智能的一把金鑰匙。教師應手執(zhí)金鑰匙教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根據(jù)兒童注意力短暫、觀察不細、形象思維占主導、有意記憶能力差的特點,在拼音課上應注意采用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的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兒童的腦、眼、口、手并用,使兒童在興趣盎然中掌握一個個抽象的漢語拼音字母,并掌握拼音方法,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給拼音學習更多快樂,從而上好每一節(jié)拼音課,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為每個孩子起個拼音字母名字
在教學漢語拼音第一課a o e時,我就給三個孩子分別起字母名字,一個叫a,一個叫o,一個叫e,然后請他們上臺介紹自己。叫a的女孩是駱雨桐,她上臺后高興地說:“小朋友好!我是a!你們愿意和我做朋友嗎?”下面的小朋友都大聲地說:“a,你好!我們愿意和你做朋友!”接下來就到o和e上臺介紹自己。在這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a o e這三個字母,而且還得到了一次口語交際訓練。以后每一課的教學都有起字母名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孩子們都盼著快點學新的字母,好輪到自己起字母名字。這樣每個孩子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他們覺得很高興。這個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隨他們,一直到小學畢業(yè)。這種并非刻意去記憶但卻很有意思的內容學生反而記得牢,也許有些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以及同學的字母名字。
二、通過兒歌、順口溜和口訣的形式加強記憶
兒歌、順口溜和口訣是很多家長最早和兒童溝通的形式,它們的特點是工整押韻,瑯瑯上口,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在拼音教學中,學生邊讀兒歌邊拍手,邊識記,學起來生動活潑。在教學時,我將教材的重、難點編成瑯瑯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口訣,讓學生吟誦,這樣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最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單韻母時,把學生喜愛的小動物編入兒歌,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兒歌背熟了,單韻母也掌握了。例如:圓圓臉蛋扎小辮兒,張大嘴巴 a a a ;烏鴉的小窩像個u, 突出嘴巴u u u; 魚兒冒泡ü ü ü…… 這都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生不僅在學習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更快更準確地掌握了這些字母。而且,學生參與到兒歌的編寫中,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很高,學生的作品生動活潑、富有新意。這樣使師生在主動、愉快、有趣的氣氛中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同時得到了發(fā)展,并且初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語文的信心。真是“授人以漁” 勝于“授人以魚”。
三、靈活運用手指操練習法
一年級學生的注意是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他們的注意不穩(wěn)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但是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比較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針對這一特點,我運用手指操練習法來識記拼音字母。手指操練習法簡單易學,可以促使學生動腦、動手,在游戲中記住字母的形狀。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彎就成o。松開一點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兩個食指交×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可以同座配合,一個做手型,一個發(fā)音,玩得愉快,練得高興,這樣做,學生既動眼、動口、動腦、動手,又發(fā)展了口語交際的能力。
四、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但特別愛聽故事,可以說故事能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無意注意,延長注意力保持時間,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根據(jù)一年級孩子的以上特點,注重在拼音教學中故事資源的開發(fā)。如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時,我給同學們講故事:大“y”和小“i”,大“w”和小“u”是親兄弟。他們小時候,家鄉(xiāng)發(fā)大水,大“y”和大“w”跟他們的家人沖散了,好心的人家收養(yǎng)了他們。過了幾年,孩子們逐漸長大了,越來越懂事了,大“y”和大“w”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很想見到自己的親人。他們倆商量了一下,就到電視臺做了一個“尋親”的節(jié)目。
蒼天不負有心人,他們見到了自己的家人。特別是他們的弟弟小“i”和小“u”再也不想與哥哥分開,要永遠在一起,于是他們分別組成了“yi”和“wu”,他們不分彼此,不分大小,只要大“w”和小“u”在一起讀“wu”,中要大“y”和小“i”在一起讀“yi”。同院的“ǘ”一看,人家“i”和小“u”,都有哥哥,可自己沒有,心里很難過。還是懂事的大“y”說:“我可以做你的哥哥,但是你整天鼓著兩眼朝天看,對誰也不理不睬,就像帶上驕傲的帽子,這樣不好,你得把驕傲的帽子摘掉,我才做你的哥哥?!薄皑怠闭f:“我愿意”。于是,大“y”除了和弟弟小“i”在一起,有時也和摘掉驕傲帽子的“ǘ”在一起,組成認讀音節(jié)“yu”。讀作“yu”。故事聽完了,同學們也把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記住了。
五、課前品嘗“游戲點心”,輕松愉快激活思維
讓孩子們在課前幾分鐘做做滲透著練習的游戲,品嘗一下小小的“游戲點心”,如“字母手指操”、“字母兒歌”等,既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活他們的思維,使舊知得到鞏固與積累,又可以喚起他們強烈的學習需要,使其進入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六、用表揚、鼓勵激勵孩子的學習熱情
低年級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興趣持續(xù)時間不長,對于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但要使他們的注意力長時間保持下來卻相當困難,除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老師所給他們的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拼音教學中,讀準音是重點,也是難點,有的學生掌握起來比較慢,這就更需要老師的鼓勵與肯定,用表揚激勵孩子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樹立學好拼音的信心。各種不經(jīng)意的表揚:“你的聲音真好聽,讓老師和同學們再聽一次吧.”“你可真行,進步真大呀。”“你就是一個小老師了!”“你的眼睛真亮,看著老師的嘴巴再讀一次吧?!泵鎸μ煺娴暮⒆?,這樣適當?shù)谋頁P必然會勝于嚴厲的批評,讓他有信心去學、樂學!伸出你的大拇指送給學生,用手輕輕地摸摸他的頭,和他親切地握握手……,用目光去鼓勵他,微微地傾斜身子聽一聽,用微笑原諒他的小小的錯誤,這些細微的動作,學生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一點一滴的進步在行動中。
總之,漢語拼音作為啟蒙知識,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老師,在拼音教學中只有精心設計好每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才能使枯燥知識趣味化,書本知識實踐化,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我們祖國的花朵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時代教育文薈》時代影視雜志社出版 2007年,刊號CN37-1318/J
[2]《賞識你的學生》海南出版社出版 2003年6月第一版 CN11-480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