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程程
摘要:美術欣賞課程是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對于學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都大有裨益。本文研究了如何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習慣,提高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自主性學習
初中美術教學不同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審配情趣和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依賴于學生主動的思考和認知,在不斷的思考和感悟當中,學生才能夠掌握更多的美術技巧,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只有積極投身入美術欣賞課程的學習當中,才能深化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真實理解和體悟,才能夠在不斷的欣賞和實踐過程當中提升自身的欣賞水平,進而提升整體的美術修養(yǎng)。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培養(yǎng)學生美術欣賞教學當中自主性學習的策略。
一、積極引導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的最大動力。現在的初中生文化課程學習的壓力比較大,對于美術課程的關注和投入的精力都十分有限,而且學生對于美術欣賞課的學習普遍缺乏動力。這樣教師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時就變得舉步維艱,而想要打破這一僵局,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切入點就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當中,一般不太重視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只要學生能夠認真聽講,完成教師交代的學習任務即可。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這樣的方法十分不可取,不僅會消磨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提升也是收效甚微。
學生對于美術欣賞課程不感興趣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教學內容的主觀成分很多,許多東西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和領悟,這與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產生落差,讓學生們無所適從,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二是美術欣賞教學是依托美術作品進行的,而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來源很大程度上受到對美術作品是否喜愛的影響,學生喜歡美術才能夠更加主動進行學習。三是美術欣賞學習得到的能力提升反饋不明顯,不同于數學物理學科,認真學習某一個知識點就能夠解決一大部分習題的解答問題,美術欣賞學習很難讓學生們體會到能力提升的反饋,一切成長都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只有在學生進行了長期專注的學習和實踐之后,才能在某一時期達到一種質的變化。
想要引導學生對于美術欣賞學習的興趣,就要從上述幾點著手。首先,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深入淺出講解有關美術欣賞相關的知識。例如在講解有關中國畫審美的時候,教師可以分條理析,通過投影向學生們展示不同粗細和走勢的線條所產生的美學觀感的不同。讓學生們多去觀看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中國畫中的筆墨線條的審美能力。其次教師在針對課本或者美術作品進行審美教學的時候,要合理結合作品的背景和相關資料,盡量讓學生對于作品或者作者產生興趣。例如在進行敦煌莫高窟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介紹莫高窟在世界上的巨大影響力,讓學生們產生與有榮焉的感情,同時激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再有教師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的時候要分階段、由表及里進行教學,讓學生們感覺到自己學習方面的進步,教師還可以多給學生贊美的語言,讓學生們感受到欣賞能力不斷提升的反饋,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有勁頭”。
二、注重美術欣賞技巧的傳授
美術欣賞的技巧同美術創(chuàng)作的技巧是分不開的,教師在講授美術欣賞技巧的同時,也是在引導學生掌握美術創(chuàng)作的技巧,同樣的學生們再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也在不斷實踐自身的欣賞能力。美術欣賞是有許多技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抽象的美術作品,如果學生不懂得美術欣賞的技巧,看過去只能感覺是亂糟糟一片,但是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能夠在審美上接受線條、顏色變化所呈現出來的藝術語言,那么學生再進行美術欣賞的時候就能夠從更多的角度進行思考,欣賞出更多美術作品中所表達的含義。美術作品包含著多樣的藝術語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審美技巧,學生才能夠真正實現自主性地學習。
三、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想要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當中的自主性,教師必須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最好是能夠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然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從傳統(tǒng)的“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導的“要學”,教師可以利用分組討論教學、學習任務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們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美術欣賞的學習當中。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性的時候,也要給出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們能夠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能夠按照自己的求知欲望進行探索和學習,教師要做的就是當學生在碰見問題的時候及時給予解答,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層次的學習。教師也要及時總結學生們的自學成果,鞏固學生們學習的成效。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設計班級黑板報的任務,讓學生們進行分組完成,從主體的確定,圖畫文字的設計搭配,顏色涂料的運用等等,都讓學生們自主進行。這樣的教學任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也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實踐,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領略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風氣,創(chuàng)設濃郁的古香古色的歷史氛圍,然后以《清明上河圖》為基礎,讓學生們欣賞圖中人物形象的神態(tài)和變化,讓學生們截取感興趣的部分,將人物建筑進行分組,通過人物的動作、衣著以及相互之間的“顧盼生情”,想象當時的情境,然后分組進行討論,與他人和教師溝通自己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的心得和體會。
結束語
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主管能動性,通過調整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對于美術欣賞技巧的把握,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美術欣賞的基礎;最后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發(fā)展美術欣賞的自主性學習提供空間。
參考文獻
[1]朱后營,徐立霞.中學美術欣賞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教學探究[J].華夏教師,2017(06):39.
[2]陳清華.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9):168.
[3]繆曉紅.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之我見[J].美術教育研究,2014(17):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