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軍
摘要:高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實現需煉鑄一流的課堂教學。高校的每位教師的每一節(jié)課,夯實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礎。一流的課堂教學要有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以及實現其目標的可行方法;一流的課堂教學要有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的教學內容;一流的課堂教學必須能實現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學能力,學習能力,一流本科教育,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27-0215-02
究竟什么是衡量一流本科教育的標準,眾說紛紜,仁者智者各有高見,每位學者所提出的標準,都有令人信服的道理。但是,教學實踐是檢驗教育理論的唯一標準。高校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是什么樣的水平,是最能說明一個學校具有什么樣的辦學水平。大家眾口交贊的西南聯大之所以出名,皆因為培養(yǎng)出眾多的高級人才。西南聯大在抗戰(zhàn)時期僅辦學9年,培養(yǎng)了8000名學生,畢業(yè)生4000余人。在這些畢業(yè)生中,諾貝爾獎得主2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2人,“兩彈一星”功勛獎得主8人,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92人。這些杰出畢業(yè)生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均與他們在西南聯大的學習有關。西南聯大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大師們的廣博而深厚的知識傳授,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融入課堂中的學術見解、治學態(tài)度,與學生的成長、成功、成才大有關系。高水平的一流本科是怎么煉成的?原因也很多,但主要的一個方面應該是具有一流的課堂教學,每位老師的每一節(jié)課,夯實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礎。雖然大家都在講課,但效果并不一樣。照本宣科是在講,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又是一種講法;傳輸知識是在講,以知識為載體進行思維教育又是一種講法;把傳授知識作為唯一任務的是一種講法,把思維、素養(yǎng)訓練作為任務又是一種講法。
一、一流的課堂教學要有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以及實現其目標的方法
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并非每位教師都十分清楚。相當多的教師認為我把教材中的知識講清楚了,就實現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種知識是不全面的。教學目標是立體的,既有知識目標,又有素質目標,還有情感價值觀目標。教學目標越具體越好,越容易實現。教學目標的設立最忌“虛”、“空”,最忌套話。知識目標中要有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要清楚在眾多的知識點中,哪些是夠用、知道、了解的,哪些是必須理解、掌握的。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安排。素質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思維教育目標,要有本節(jié)課的思維點。例如,物理學講授電場線、磁感應線,講明白了這些圖線的特征是知識教育,講明這是法拉第的又一個貢獻——以形象思維方法研究抽象問題,則是思維教育。因此,這節(jié)課的素質目標即了解、認識、理解形象思維的方法,特征以及應用。情感價值觀目標是確定本節(jié)課如何進行科學美(理工科)、藝術美(文科)、社會美、文明美(思想政治、哲學科)的美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尊重知識,以快樂的心情上好每一節(jié)課。一流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有清晰的教學思路。思路既然稱之為“路”,必有起點和終點。
二、一流課堂教學必須有高于教材的內容
俗話說:“教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比绻@節(jié)課只教“一杯水”的內容,照本宣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就不可能體現,一流課堂的教學內容必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首先,突破教材內容局限,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例如,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中講辯證唯物主義的質量互變規(guī)律,對立統一規(guī)律等,應當聯系學生怎樣上好大學的實際問題。大學生活中,必然要遇到專才與通才,基礎與專業(yè),理論與實踐,分數與實力,考證與上課,知識與思維,課內與課外,個人與集體,做人與做事,求同與求眾,個性與共性,前勁與后勁,遠謀與近利,考研與上好本科等一系列問題。有時候它們和諧,有時候它們又有沖突,哲學課程幫助學生變沖突為和諧。
其次,突破教材時效限制,融入知識發(fā)展新內容。教材從編印到發(fā)行,都會有一個不短的過程,且教材更新周期長,內容更新慢。而課堂教學的內容不應當數年一貫制,應當與時俱進。課堂教學要有新概念、新方法、新技術的介紹和普及,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國內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最新內容。對于傳統觀念,傳統做法,凡是不適宜當代的實際的,都應當用辯證的觀點分析、批判。英國詩人?!に官e塞說:“過去曾是真理的東西今天成了謬誤,今天成為謬誤的東西昨天曾是真理;像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事物一樣,真理和謬誤也是隨著時間變化的?!边@些“今天成了謬誤而過去曾是真理的東西”是思維誤區(qū)。權威們說的,書里面寫的,公眾們認為的,過去可能正確而現在不那么正確,但教材仍認為正確,極容易使學生步入思維誤區(qū)。一流的課堂教學必須對教材的內容思辨,培養(yǎng)學生科學質疑的理念。例如,人們推崇并仍大量使用的事業(yè)部制,即M式結構,并非完美無缺。M式結構正讓位給生態(tài)系統結構,即E式結構,E式結構是面向未來的結構。類似這樣的與傳統理念挑戰(zhàn)的東西,應當融入教學內容之中。
第三,教學內容應融入教師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學術見解。教師在高校有一定的科研任務,進行科學研究,既有益于教師自身整體素質的提高,又幫助社會和企業(yè)解決一些問題。更重要的一點是在高校里,教師的科研要為教學服務。
第四,教學內容要有合適的佐證材料,要生動、貼切。講理論不能干巴巴,不能一聽就懂,下課就忘。合適、貼切的佐證可以使一些理論入腦入心,便于理解和運用。例如,講《管理學概論》中的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五個層次,一聽就懂,但是記得不牢。在教學內容中引入合適的例子非常便于學生理解。引入學生們十分熟悉的例子更能產生效果。如《紅樓夢》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為什么李嬤嬤尋釁鬧事,因為她前四個層次的需求都已滿足了,第四個層次的受人尊重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為什么王熙鳳前四個層次的需求都已滿足了,還要協理寧國府,這是因為她有更高層次的需求——個人價值的體現。
第五,教學中要有思維教育的內容。工科類課程中在課堂教學內容中要有理想模型方法、分解疊加方法、近似求解方法、參數極限方法、互相滲透方法、比擬模擬方法、思維形象方法、從反面入手方法(對稱、逆反)、提出新概念、新方法等常用的工程思維方法的滲透。在理科類課程中在課堂教學內容中要有觀察、實驗、模擬、比較、分類、假說、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抽象和具體,以及數學思維方法、物理思維方法、化學思維方法、生物學思維方法等的滲透。
三、一流的課堂教學必須能實現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灌輸式”向啟發(fā)式的轉變
教師的一流教學能力與學生的一流學習能力,共同造就了一流的課堂教學。一流的本科課堂教學不只是建立在教師一流的教學能力基礎上,而且還建立在學生一流的學習能力基礎之上。一流的學習能力包括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也包括自學能力,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教學內容的能力。培養(yǎng)一流學習能力的途徑很多,但最主要的途徑是在課堂上。
一個教師的某幾節(jié)課高水平容易,每位教師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高水平相當不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的各級人員、教師、學生均須下工夫,從我做起,從每一節(jié)課做起,高校應大力實施激勵政策,讓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每一節(jié)的課堂教學中。每一節(jié)優(yōu)質課就似每一塊優(yōu)質磚,所有的優(yōu)質磚才能建成優(yōu)質的一流本科教育的大廈。
參考文獻:
[1]別敦榮.一流本科教學的性質、特征和建設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6,(8).
[2]李文庠,徐有智.學會上大學[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