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秀文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重點內容。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即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保持一種內驅的、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獨立的心理能動狀態(tài)。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促使其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但是,如何落實這項工作,值得我們深入的探究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并不是僅僅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他們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引導工作,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習自己動手動腦,真正吸收知識。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1 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與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是一種更適合現代社會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其實就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學會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在學生的心理上也會產生一種積極、主動、獨立的心理能動的狀態(tài),通過自主學習使得學生潛藏在內的學習潛能得到激發(fā),同樣,也會使學生學會探索新知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策略
2.1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
想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教師要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而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起到引導和組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當學生出錯后,教師不能給予指責和嘲笑,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善于質疑、敢于質疑的能力。例如學習“三角形面積”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觀察正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及銳角三角形,發(fā)現三類三角形中存在的不同之處,進而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和求知欲進行科學的鼓勵和引導,讓學生有意識的發(fā)現問題,并且激發(fā)學生提問的欲望。又例如在學習乘法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第一個盒子里放下兩個梨子,然后在第二盒子里放下兩個梨子,最后在第三個盒子里放下兩個梨子,學生看到教師的操作后,一定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教師是不是讓我們計算三個盒子加一起一共有多少個梨子?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進而有利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引導。
2.2營造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增加小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數學知識。例如,“6~10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不足,但對具體實物的辨識能力高,因此,在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學習。如2+6等于多少,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第一排學生分好自己代表的角色,猴子、熊貓等。對2+6等于幾,教師可以具體化:有2個“猴子”,想和6個“熊貓”做朋友,教師喊到哪個角色,哪個角色就站起來,然后讓剩下的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對于課本上的習題,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替學生分好角色,然后讓學生自己探索答案,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算出加減答案。
2.3分層教學,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于那些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他們將所學知識鞏固之后,可鼓勵他們去試著解決一些深層次的數學問題。而對于學習能力沒那么強的學生,可引導他們掌握和鞏固最基本的知識。對另外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引導他們去嘗試解決綜合性更強且難度更大的問題,有助于他們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實施這樣的分層訓練,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及成功的體驗,能夠切實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2.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習慣
良好的數學學習行為習慣,能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fā)揮按教學目標需求教學的效果,這樣就減少了數學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在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外預習復習的習慣、課堂內聽講的習慣、認真思考的習慣以及按時獨立完成數學作業(yè)的習慣等。比如,數學老師在講解三角形三邊關系這節(jié)內容時,就可以只講解基礎知識和典型的概念,而對“三角形任意兩邊大于第三邊”這樣總結不需要重點強調了,讓學生自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這個問題的存在,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5改變教學模式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改變教學模式就是其中一個策略。而在信息技術如次發(fā)達的今天,一大批新的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其中“翻轉課堂”就是很受歡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錄制教學視頻課件,通過網絡平臺發(fā)布到空間。學生在課前,主要是在家的時候從網上自主學習,掌握新知識。課上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或教師一起解決,將課堂形式進行了“翻轉”。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特別適合小學數學教學,它不僅有效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將教師的傳授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習或是合作學習。在自主學習中,很多學生體驗了探究性學習的樂趣,體驗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了數學知識的本質內涵,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得到培養(yǎng),還大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效果。
3 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真正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拓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特別要重視,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數學思維作為主要任務,并引導其進行自主學習,以實現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培添.感受數學魅力,預約精彩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方法的評價[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1):38.
[2]郭小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J].人間,2015,172(13):71.
[3]黃德富.小學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研版),2012,2(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