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統(tǒng)禮
摘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現(xiàn)有學情,把課堂教學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Autonomic learning自主學習(A)、Cooperative inquiry 合作探究(C)、Demonstrate and exchange展示交流(D)、Used to enhance 運用提升(U)【簡稱(ACDU教學模式)】。把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讓學生“想說、敢說、能說、會說”作為我們教學的突破口,從而達到“以說促學、以說啟智、以說立德、以說樹人”的目標。成功構建了以“說”為特色著眼點的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的ACDU教學模式。ACDU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且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打破傳統(tǒng)的德育管理方式。抓住德育與教學的結合點,讓學生自主管理。
關鍵詞:教學效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運用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一、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的問題:
1.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課堂效率低下,教學質量徘徊不前。
2.回答問題聲音小,“不想說、不敢說、不會說”現(xiàn)象普遍。
3.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學習方式被動接受。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鋪就一條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服務的特色之路。
二、研究內容及過程與方法: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內容:
1.教學效率:是指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增長幅度之和所達到的效果。
2.自主學習(A):是ACDU教學模式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借助導學案,在教師的指導下或根據自學指導完成自主學習內容。努力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
3.合作探究(C):是ACDU教學模式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的一種雙邊和多邊活動,既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提升合作互助意識。
4.展示交流(D):是ACDU教學模式的第三環(huán)節(jié)。有效地實現(xiàn)了“精講多練”,讓學生真正地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5.運用提升(U):是ACDU教學模式的第四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課堂練習是檢測一堂課學習目標完成與否的主要手段,通過訓練與檢測,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使課堂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找到了自信。
6.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課前:學科課代表板寫“教學評價”欄中的“學習目標”;課代表填好自主評價(課前完成導學案的學科);預鈴后課前展示。課中:上課齊喊班訓,提升精氣神。自主學習:數語外等學科任課教師在授課前把導學案收上來批閱,進行二次備課,歸納整理存在問題課上簡要總結,思史地生等當堂完成并在“自主學習”欄給好分值。合作探究:小組有明確分工,通過獨學、對學、群學三種方式解決自主學習存在問題、完成“合作探究”內容;先獨學,不會的再對學,然后小組群學;教師巡視并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全面關注學生“合作學習”情況適時引導;教師選好展示內容,權衡好,給各小組分派展示任務,領到任務小組深入探討后,由組長派一人或多人到前面去板展其余同學梳理“合作探究”中的問題。展示交流:講思路、講要點,重視生生互動,切忌照讀答案。主講同學講完后,其他同學可補充或質疑并給出評價;老師、學生評價要有方向性、激勵性,教師要做到及時點拔,結合課件、板書等“畫龍點睛”,把思維引向深處。運用提升:檢測學習目標達成情況,要求低起點、分層次設計必做題、選做題,適度和適量布置練習,重點強調教師要關注學困生;書面與口頭相結合,當堂反饋、強化訓練、鞏固知識、提升規(guī)律或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匯總“課堂教學評價表”。課后:學校設有自主學習課結對幫扶,教師針對性輔導;綜合素質評價促發(fā)展;多彩活動突出實踐育人功能。
三、研究的成果與應用
(一)主要成果:
1.立足課堂主渠道,實施ACDU教學模式,運用學案導學、實施問題教學、讓學生充分展示、及時反饋幫扶、在“導”字上作文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說”為教學切入點,增設課前三分鐘助推課堂高效。
2.課上和課下相結合全面培養(yǎng)“說”的能力,多種形式豐富了特色教育內涵。
3.改革評價方式,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依托學習小組多元評價促發(fā)展,以綜合性評價取代量化評價。
(二)成果的創(chuàng)新點:
1.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
不僅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而實現(xiàn)了課堂的高效,而且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課堂的組織形式、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均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2.以“說”為教學切入點,全面培養(yǎng)“說”的能力。
課前三分鐘;課中展示貫穿四大環(huán)節(jié)之中,課下通過晨讀、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搭建“說”的平臺。我們的出發(fā)點是:解放學生的嘴,讓學生“想說、敢說、能說、會說”, 彰顯“說”的特色教育,實現(xiàn)“以說促學、以說啟智、以說立德、以說樹人”的目標。
3.打破傳統(tǒng)的德育管理方式。
抓住德育與教學的結合點,實施級部管理,小組建制,讓學生自主管理。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管理到班級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提升學生自覺素養(yǎng),踐行著“自主發(fā)展 幸福成長”的辦學理念。
(三)應用的成效:
1.學生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陽光向上,熱情有禮,很有精氣神,自主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成為現(xiàn)實,學困生明顯減少,學生之間竟學、帶學、幫學,讓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進步,共同成長;2013-2017連續(xù)五年中考十科總平均分全市第一;迅速推動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教育觀念已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說”的特色彰顯成果,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得到驗證,省市演講類比賽連獲佳獎。
2.成果全市推廣,領航全市課改。2013年10月承辦全市初中教學質量分析會,推廣ACDU教學模式。會后五年,全市中小學校接連來校學習;多次受市局委派、區(qū)局邀請送課進校指導課堂教學,傳送課改經驗,推動了全市課改。2015年7月市電臺錄制《托起希望》專題片1日當天全市展播、微信點擊3516人次。2016年3月承辦全市中考復習研討會,集中展示了18節(jié)中考學科復習課,交流了班主任工作經驗、級部管理方法、初三備考工作做法;9月市電臺、日報社來校專訪在《全市新聞聯(lián)播》、《伊春日報》分三期介紹我校的特色教育、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情況;11月省規(guī)劃辦來伊調研我校做了專題匯報。2017年10月承辦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成果推介會,并被命名為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改革“ACDU”教學模式第一人。
3.成果得到了上級部門、專家的認可,在全省產生深遠影響。2013年10月被推薦刊登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報》2013第19期;2014年被推薦編入省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培年鑒》;2016年3月被推薦為全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典型案例;2016年7月獲伊春市教育科研成果獎;2016年12月在省學會成果推介會上交流并刊登在《教育科研通訊》上;2017年被省規(guī)劃辦收錄于《教育科研文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