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婀娜
摘要:小學音樂是培養(yǎng)學生美感、樂感,釋放學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影響著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學生學習音樂能領會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的獨特魅力,發(fā)現(xiàn)不同的自己,在音樂世界里乘風破浪,增強自信心,從而促進自己的整體發(fā)展。 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時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放在首位,幫助學生快樂成長。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素養(yǎng)
小學生由于心智尚在發(fā)展中,對待音樂可能只是單純地對音樂中歌曲的韻律、歌詞感興趣,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把學生對歌曲的興趣擴大至對音樂的喜愛、對樂感的把握、對情感的表達、對素質(zhì)的追求等,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鼓勵學生走進音樂世界。接下來,本文就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樂感
音樂是對生活中各種事物進行描述、歌頌、贊美、批判等,包羅萬象。音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音樂時,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以此來加強音樂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生活中能發(fā)現(xiàn)音樂的影子,能用歌聲來表達自己。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音樂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只教給學生唱歌,而沒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增強學生樂感,致使學生唱歌時音調(diào)單調(diào),缺乏生活氣息。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將音樂融入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樂感。
例如,在學習湖南文藝出版社小學四年級上冊《茉莉花》這首歌時,教師在教學生學唱歌曲之前,在教室里噴上生活中常用的茉莉花清新劑,讓學生感受一下茉莉花獨有的香氣,學生聞后都覺得好香,接著教師見過茉莉花的學生分享一下自己眼中茉莉花的樣子,一位學生認為茉莉花開花時,樣子典雅,像個孤傲的美人。其他見過茉莉花的學生也紛紛附和。在學唱歌曲時,教師讓學生融入自己對茉莉花的感受,體會歌詞,唱出歌曲舒緩、清麗的感覺,學生加進自己的感受后,很快就唱出了茉莉花的獨特美。這樣,教師通過讓學生講述生活中茉莉花的樣子,使學生對茉莉花有了大致印象,喚起了學生對茉莉花優(yōu)雅、高潔的品質(zhì)的感受,奠定了學生學唱歌曲《茉莉花》的高雅樂感。
二、情境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
情境化教學是教師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音樂環(huán)境氛圍,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時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有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唱歌時的感染力,使歌曲富有真情實感。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教給學生音樂知識,而沒有意識到學生同樣具有情感需求,希望借歌聲來表達自己,釋放自己,從而在音樂中徜徉。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立足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zhì)、真實的音樂教學,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例如,在學習《賽馬》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賽馬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賽馬,感受賽馬的激情與刺激,體會人們在馬背上的樂趣與豪情,從而幫助學生正確把握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觀看完視頻后,都對賽馬過程中的驚險刺激震驚不已,也對賽馬這一運動事項好奇不已,有大膽的學生甚至躍躍欲試想暑假去賽馬。這時,教師為學生播放《賽馬》這首歌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剛才看到的賽馬視頻,體會歌曲的韻律,揣摩歌曲的情感,學生在學唱時,加入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整首歌唱得靈動不少。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播放賽馬的視頻與歌曲《賽馬》的音樂,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對賽馬的感受,并將這些感受融入到歌曲中,增加了歌曲的感染力。
三、游戲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
游戲化教學是借用游戲的趣味性來補充課堂教學的單調(diào)、枯燥,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重新感知音樂的魅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趣味性這一元素,認為音樂本身就能使學生得到放松,不需要再刻意增添趣味,從而使學生進入到學唱歌曲的循環(huán)中,降低了學生的熱情,影響了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思想,結合游戲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小青蛙找家》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做一個紙帽子,在帽子上畫上青蛙,然后讓學生戴上自己畫的青蛙帽子,開始“小青蛙找家”的游戲表演,教室的各個角落散落著教師提前準備好的畫有荷葉、荷花的圖片,“小青蛙”需要穿過這些荷葉、荷花,跳回自己的家。學生表演時,一蹦一跳地,嘴里還模仿青蛙呱呱叫著,整個課堂就像個青蛙王國,學生們找自己的家找的不亦樂乎。游戲結束后,教師開始讓學生學唱《小青蛙找家》這首歌,學生學起來也輕松了許多。這樣,教師通過讓學生玩“小青蛙找家”的游戲,使學生對青蛙有了清楚的認識,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與表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的多方位指導,音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為學生提供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音樂教學,使學生在音樂道路上得以發(fā)展,音樂素養(yǎng)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褚維維.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2]鄭文韜.新課標下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當代音樂,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