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的實際需求不斷的變化,安全應急教育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提倡在學校課程教育體系中滲透安全應急教育的呼聲也逐漸增強。由于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內容中涉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有關知識,是教師進行初中學校安全應急教育的良好載體和輔助材料,因此,根據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與任務,教師應當在組織開展課程教學活動時注重安全應急教育的有機滲透與融合,從而逐步地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和增強安全應急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安全應急;教育滲透;指導策略
居安思危是當前人們在社會生存與發(fā)展中所需要具備的意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因此培養(yǎng)學生掌握安全應急知識與能力就顯得十分必要。由于初中生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社會生存經驗較淺,因此他們應對安全緊急事件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較弱,而學校教育不僅僅需要傳授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學科知識,同樣也需要注重安全意識的滲透教育以及安全應急能力的培養(yǎng)指導。其中,學校教育中的初中地理課程涉及較多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教育內容,教師應善于結合地理學科教育進行安全應急教育滲透。因此,下文將立足于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簡要論述教師滲透安全應急教育的幾點可行性教學指導策略。
1.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安全防范思想意識
在安全應急教育指導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安全防范的思想意識是進行安全應急教育的前提和基礎。這是因為許多學生對安全災害的認識較少,缺乏直接面對安全災害和安全事故的經歷,因此導致自身缺少對安全災害的防范意識。而在實際生活中,缺少對安全災害的防范意識將直接導致學生忽視安全應急能力學習的重要性。為了引導學生重視安全應急方面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積累,教師可在初中地理課程中滲透結合安全防范意識的引導教育。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初中地理教材“板塊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具體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板塊相互碰撞擠壓的運動特點和可能導致的自然災害等內容,引導學生聯(lián)系我國的地理實際狀況,讓學生意識到板塊運動所帶來的自然災害就在我們實際生活之中。另外,教師還可以收集有關于我國汶川地震的相關視頻和新聞報道,進一步引導學生重視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災害并且知道具備安全應急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引導學生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安全防范思想意識的教育目標。
2.在初中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整合教學中滲透安全應急知識教育
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提倡新時代地理學科教學應當積極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強調指導學生具備地理課程教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能力。而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活動中滲透指導學生學習安全應急教育,則更強調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有機結合,因此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指導能力和教學機智,立足于初中地理的具體教材教學內容并且積極地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安全問題,從而靈活地進行安全應急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指導學生在地理課堂上有效地學習和掌握安全應急知識與技能。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初中地理教材中“天氣和氣候”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天氣符號、常見的氣象災害地理知識和預防注意事項等相關課程教學內容與安全應急教育相互整合。比如,教師可以教育學生應當學會看天氣符號,知道雷雨天氣、沙塵暴、寒潮等常見氣象天氣形成的地理原因、出現(xiàn)的常見季節(jié)階段以及相對應的預防保護措施。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安全應急的學習交流活動,學生以沙塵暴為例,小組內自由交談和分享自身關于沙塵暴的認知和應對沙塵暴的有效方法。教師通過將初中地理“天氣和氣候”一章節(jié)的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整合教育,更加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安全應急教育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也將提升安全應急滲透教育的指導效率。
3.聯(lián)系初中地理課程知識,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安全應急教育活動
為了契合初中地理課程教育改革標準以及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地理課堂上進行安全應急滲透教育時應當注重多樣化教育活動和指導方式的創(chuàng)設和實施,進而確保安全應急教育的高效性。教師除了可以根據初中地理課程知識進行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識指導、防災應急常識教育等等,還可以聯(lián)系地理教材知識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在參與多樣化的地理學習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安全應急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地理教材中“自然災害”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地震災害預防演練。通過具體的安全應急演練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從中進一步掌握地震來臨時的主要逃生方法、注意事項以及熟悉學校內安全的逃生疏散路徑。并且,在多次安全應急演練中,學生能增強自身的安全應急能力、自救能力和安全應急防范意識。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育教學觀念中,教師不僅是學科知識的傳遞者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引導者,而保障學生的在校安全和指導學生學習安全應急知識與技能則更是教師的教學職責所在。由于初中地理課程中涉及與自然災害等相關的教育內容,是教師進行安全應急教育滲透的良好途徑之一,因此教師應當善于挖掘地理教材內容并且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逐步地引導學生形成安全應急防范意識,學習和掌握常見的安全應急知識與技能,實現(xiàn)安全應急教育在地理課堂上的高效滲透。
參考文獻:
[1]黃建華.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的實踐與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