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勇
摘 要:在物聯網盛行的今天,新事物與新型商業(yè)模式不斷涌現,鑒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兜底性,其在處理物聯網領域爭議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共享單車商業(yè)模式是物聯網技術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未經共享單車公司的允許,擅自在共享單車的車座上上套,以強行奪取本該歸屬于共享單車公司所有的廣告價值,顯然有違公平、誠信的市場競爭秩序,故可以考慮引入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小廣告發(fā)布者的行為予以規(guī)制。除此之外,還可以基于小廣告的具體表現形式,引入侵權責任法、廣告法等相關法律對小廣告予以規(guī)制。
關鍵詞:共享單車; 小廣告 ;反不正當競爭法
不知從何時起,小廣告瞄上了共享單車。大量的共享單車的車框和車身上還被貼上了五花八門的廣告,產生了大量“城市牛皮癬”。在共享單車上設置小廣告究竟涉及哪些法律問題,共享單車公司應當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筆者認為要分析在共享單車上設置小廣告究竟涉及哪些法律問題首先需要對小廣告的具體表現形式進行研究和細分,在理清事實的基礎上再研究不同表現形式下的小廣告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鑒于此,我們先看下小廣告在共享單車上的具體表現形式:
一、小廣告單純損害了車身外觀
五花八門的廣告貼滿了共享單車的車架,讓美觀大方的共享單車像渾身纏滿膠布的病車,不但非常難看、有礙觀瞻,且因小廣告不干膠的粘性很強,清理費時費力,稍有不慎即會刮壞車身,對車體造成新的破壞。對此種表現形式,筆者將其歸類為:小廣告單純損害了車身外觀。
二、小廣告單純損害了共享單車的功能
廣告主或者廣告發(fā)布者將自己的廣告二維碼粘貼在共享單車二維碼上。共享單車自身的二維碼相當于車鎖,若非法廣告主或者廣告發(fā)布者用自己的二維碼覆蓋共享單車的二維碼則相當于將共享單車的鎖眼堵死,客觀上破壞了共享單車的使用功能。但由于廣告主或者廣告發(fā)布者的二維碼同共享單車的二維碼類似,對車身外觀的影響不大,筆者將該種小廣告歸類于單純損害了共享單車的功能的情形。
三、小廣告既損害了共享單車的外觀又損害了共享單車的功能
共享單車解鎖、鎖車時發(fā)出滴滴聲以及共享單車與平臺的實時通訊,這些都需要電量的供應。有的共享單車通過發(fā)電花鼓及蓄電池供電,有的則采用太陽能發(fā)電板供電。以小藍單車為例,小藍車前面的籮筐上面鋪了一塊太陽能發(fā)電板,同時后輪智能鎖模塊有一塊蓄電池,只要有陽光,發(fā)電板就會發(fā)電以給蓄電池充電。如果將小廣告貼在籮筐上面鋪設的太陽能發(fā)電板上,小廣告或者其污垢得不到清理,久而久之,就有可能產生光伏板負荷過載,異常發(fā)熱,輕則無法為車子供電,重則在天氣炎熱時,有可能因光伏板面過熱而損壞騎車人放在車筐里的財物。此時小廣告不僅損害了車筐的外觀,而且嚴重影響了共享單車的發(fā)電功能,最終有可能使得該共享單車報廢。對此種情形,筆者將其歸類為:小廣告既損害了共享單車的外觀又損害了共享單車的功能。
四、小廣告對共享單車外觀、功能基本沒影響
如前文所述上海會甲公司那樣擅自給共享單車的車座上套。車座套本身雖然有廣告,但由于其上套位置整齊劃一,故對共享單車的外觀影響不大;車座套對共享單車的使用功能也沒有傷害,甚至還可能有益:夏天車座不會太燙,冬天車座不至于太涼,平時對車座還有保護作用呢。
五、法律分析
(一)在共享單車上設置小廣告的行為侵犯了共享單車公司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很顯然,第一種至第三種表現的情況下,小廣告或者破壞了共享單車的外觀,或者破壞了共享單車的功能,或者兼而有之,總體上小廣告對共享單車本身造成了車體上的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jiān)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fā)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很顯然,小廣告對共享單車本身造成了車體上的損害,實質上損害了共享單車公司享有的對共享單車的財產所有權,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等民事法律責任。
第四種表現的情況下,小廣告本身未對共享單車車體造成損害,但卻客觀上損害了共享單車公司的合法權益。共享單車公司享有共享單車的所有權,而共享單車具有隨用隨放的特性,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共享單車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共享單車具有廣告的承載價值,而這種廣告的承載價值顯然屬于共享單車公司所有。未經共享單車公司的允許,擅自在共享單車的車座上上套,以強行奪取本該歸屬于共享單車公司所有的廣告價值,顯然有違公平、誠信的市場競爭秩序。
但共享單車公司與小廣告發(fā)布者原本有著不同的經營利益訴求,共享單車公司經營單車的租賃業(yè)務,小廣告發(fā)布者經營廣告發(fā)布業(yè)務,在經營范圍不同的情況下二者能否認定屬于競爭關系,從而可以引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規(guī)制呢?
筆者認為,所謂競爭關系一般是指經營者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但如將競爭關系單純的限定為同業(yè)競爭者之間的關系,會使其他受到侵害的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相應保護,有悖于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宗旨。從有關法律精神和立法本質出發(fā),應該理解為經營業(yè)務雖不同,但其行為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公平、誠信競爭原則或者有違公認的商業(yè)道德的,也可以認定為具有競爭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guī)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yè)道德。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就本案而言,其一,小廣告發(fā)布者未經共享單車公司允許強行給單車的車座上套,謀取了潛在可由共享單車公司享有的廣告收益,此舉顯然違背了公平、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yè)道德。其二,給共享單車車座上套以謀取廣告收益,這是共享單車公司目前都不敢或者不適宜考慮的事情,個種原因就包括怕影響消費者對共享單車的使用體驗。小廣告發(fā)布者不惜損害共享單車用戶的使用體驗,不顧共享單車公司的市場顧慮,強行上套行為顯然給共享單車公司的客戶關系維持帶來了潛在風險。其三,小廣告發(fā)布者發(fā)布小廣告的目的為謀取經濟利益,且事實上已非法獲利。因此,可以認定小廣告發(fā)布者與共享單車公司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從而可以引入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小廣告發(fā)布者的行為予以規(guī)制。
(二)在共享單車上設置小廣告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
共享單車能夠隨用隨停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由于共享單車數量極大,使用范圍廣、停放區(qū)域廣泛,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市容市貌的一部分。若將共享單車渾身貼上狗皮膏藥般的小廣告,顯然會對整個城市的市容市貌產生不良影響。根據廣告法的規(guī)定,妨礙生產或者人民生活,損害市容市貌的,不得設置戶外廣告。因此,在共享單車上設置難看的小廣告本身就為廣告法所不容。
再者,根據廣告法的規(guī)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發(fā)送廣告。共享單車的所有權歸共享單車公司所有,小廣告發(fā)布者未經共享單車公司的同意,擅自向作為交通工具的共享單車發(fā)送廣告,該行為顯然有違廣告法。對此違法行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投訴、舉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應當對小廣告的廣告主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記入信用檔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予以公示。
六、結論
綜上,筆者認為在共享單車上貼小廣告的行為有違中國的廣告法、侵權責任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該行為既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又要承擔民事侵權法律責任。若廣告內容涉嫌違法犯罪,還可能要因此承擔刑事法律責任。鑒此,在共享單車上設置小廣告的行為不是高明的創(chuàng)意,也不是值得稱道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應當趕快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