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軍銘,韓會智,董澤鋒,郭雯,段文崗,閆尚猛
(1.滄州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河北 滄州 061001; 2.河北天發(f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滄州 061001)
楊樹Populus是我國北方主要造林樹種,對其危害較重的有食葉害蟲美國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春尺蛾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楊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楊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等,蛀干害蟲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等。針對這些害蟲,目前主要依靠樹冠噴霧進行防治,但由于楊樹樹體高大、林地交通不便、害蟲主要發(fā)生期常遇連續(xù)陰雨不良天氣等現(xiàn)實問題,防治十分困難,投入成本高,效果不理想;同時,噴霧時藥劑飄灑于空中,不僅造成大量藥劑浪費,還會對天敵、施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并引起嚴重的空氣、土壤和水體污染。隨著人們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意識的增強,研究和使用環(huán)境友好型防治措施,降低環(huán)境污染,提高治理成效,減少害蟲防治造成的人、物、財力浪費,已成為廣大群眾和林農的迫切需求。
樹干注藥法因藥劑直接進入樹體內,不與周圍環(huán)境接觸,可避免污染環(huán)境、傷害人畜及其它昆蟲,已經(jīng)成為大家認可的一種非常理想的環(huán)境相容性農藥施用技術[1-3]。目前在公園、城市綠化、園林景觀、行道樹林木和果樹害蟲的防治中廣泛應用,防治效果顯著[4-11],但在用材林上大范圍應用仍較少。
作者自2014年選用5%啶蟲脒乳油、40%氧樂果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等藥劑對楊樹春尺蛾等食葉害蟲進行了樹干注藥防治試驗,結果表明所用注射藥劑對春尺蛾等食葉害蟲均有一定防治效果,40%氧樂果原液和30%乙酰甲胺磷原液防治效果可達99%以上[12]。隨后又陸續(xù)開展了多次相關試驗,發(fā)現(xiàn)部分藥劑在注藥時并不能全部被吸收。樹干注藥法能否達到防治蟲害的目的,藥液能否被樹體有效吸收是關鍵,其次還要看吸收速率的大小。目前對楊樹自流式注藥時影響藥劑吸收的因素研究很少。為此,作者在前期試驗基礎上,通過查閱相關文獻[4-8],結合市場上常用的殺蟲劑,選擇了13種供試藥劑,對影響楊樹自流式樹干注藥藥液吸收速率的因素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旨在為進一步研究適合楊樹樹干注藥法的藥劑類型及注藥技術提供依據(jù)。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為河北省滄州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中天楊Populus×xiaozhuanica‘Zhong-tian’片林,沙壤土,肥水條件好,樹勢中庸,樹齡8 a,樹高15~20 m,胸徑14~16 cm,株行距3 m×5 m。
1.2 試驗材料
1.2.1 供試藥劑 30%乙酰甲胺磷乳油(EC),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40%氧樂果EC,河北新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1%甲維鹽EC,山東鄒平農藥有限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EC,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48%毒死蜱EC,一凡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0%辛硫磷EC,天津市匯源化學品有限公司;5%啶蟲脒EC,赤峰市帥旗農藥有限責任公司;40%殺撲磷EC,上海滬聯(lián)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50%吡蟲啉EC,威海韓浮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3.2%阿維菌素EC,天津市華宇農藥有限公司;5%阿維菌素水乳劑(EW),天津市華宇農藥有限公司;5%氟蟲腈懸浮劑(SC),青島凱源祥化工有限公司;25%滅幼脲SC,河北天發(f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2.2 使用器械 最大容量40 mL的長嘴塑料瓶(刻度單位0.5 mL)、電鉆、鉆頭(直徑6.0 mm)、醫(yī)用注射器(20 mL)、游標卡尺、計算器、錐子。
1.3 試驗方法 2016年3月23日,使用電鉆在樹干基部(距地面約30 cm處)同一方位鉆1個深度為4~5 cm、孔徑約6.0 mm與樹干呈45°角的注藥孔,將長嘴塑料瓶插入孔中,用錐子在瓶底上端扎透氣孔。
將13種供試藥劑按原液、1∶2濃度液配置,清水作對照,按每株樹1.0 mL/cm(胸徑)用注射器吸取藥液注入藥瓶中。1∶2濃度液為1份藥劑加2份清水稀釋而成。試驗所選楊樹胸徑基本一致,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樹干胸徑為14~16 cm,平均胸徑15 cm,因此注藥量定為15 mL/株。每種藥劑濃度1個處理,共27個處理,每處理注藥3株(重復3次)。注藥后24,48,72,96 h調查記錄樹體的藥劑吸收量,直至藥劑全部吸收終止調查。每24 h藥液吸收量即為藥液吸收速率(mL/日)。
1.4 統(tǒng)計分析 調查結果使用Excel軟件和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40%氧樂果EC、30%乙酰甲胺磷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甲維鹽EC吸收最好,注藥后24 h其原液、1:2濃度液全部被樹體吸收,原液、稀釋液同對照吸收速率無明顯差別,其他幾種藥劑的吸收速率均比對照慢(表1)。
表1 不同藥劑不同濃度對楊樹樹體吸收速率的影響
續(xù)表
注:經(jīng)Duncan新復極差分析,同列數(shù)據(jù)后標有不同小寫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標有不同大寫字母表示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瞻妆硎驹撎幚硭巹┮讶课?。
40%辛硫磷EC、48%毒死蜱EC、5%啶蟲脒EC、40%殺撲磷EC、3.2%阿維菌素EC原液、1∶2濃度液均能在96 h內被樹體全部吸收,原液吸收速率比1∶2濃度液快,其中注藥后24 h 48%毒死蜱EC、40%殺撲磷EC原液與1∶2濃度液間存在極顯著差異。5%阿維菌素EW原液在24 h后、1∶2濃度液在48 h后,50%吡蟲啉EC原液在72 h后、1∶2濃度液在48 h后,吸收量數(shù)值均不再變化,說明藥液不再被樹體吸收。25%滅幼脲SC、5%氟蟲腈SC兩種濃度處理都出現(xiàn)負數(shù),表明其藥液未被樹體吸收,且樹液出現(xiàn)倒流。
試驗表明,藥劑種類不同、濃度不同均會對楊樹自流式打孔注藥藥液吸收速率產生影響。試驗選用的13種藥劑被樹體吸收的速率共分為六個層次,由大到小依次為:30%乙酰甲胺磷EC、40%氧樂果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甲維鹽EC,40%辛硫磷EC、48%毒死蜱EC,5%啶蟲脒EC、40%殺撲磷EC、3.2%阿維菌素EC,5%阿維菌素EW,50%吡蟲啉EC,25%滅幼脲SC、5%氟蟲腈SC。其中,40%辛硫磷EC、48%毒死蜱EC、5%啶蟲脒EC、40%殺撲磷EC、3.2%阿維菌素EC原液吸收速率比1∶2濃度液快,其他藥劑原液與1:2濃度液差別不大。
5%阿維菌素EW吸收量數(shù)值不再變化,原因是注藥后藥劑出現(xiàn)明顯巧克力乳狀物將瓶口堵住。50%吡蟲啉EC吸收數(shù)值不再變化,原因是出現(xiàn)結晶將瓶口堵住所致。25%滅幼脲SC、5%氟蟲腈SC兩種濃度處理都出現(xiàn)負數(shù),原因是這兩種藥劑劑型均為懸浮劑,注藥后雖未形成結晶或固化物,但出現(xiàn)沉淀而不能被樹體吸收,并導致樹液出現(xiàn)倒流。
楊樹自流式打孔注藥時,劑型對藥劑吸收速率影響也較大。乳油類吸收較快,水乳劑、懸浮劑吸收慢或不被樹體吸收。注藥法在防治藥劑選擇上,首選應是乳油,水乳劑、懸浮劑一般不適合用于自流式打孔注藥。在實際防治中,超過72 h仍未完全被樹體吸收的藥劑,一般不建議選擇用于楊樹自流式打孔注藥防治,否則遇有暴發(fā)、暴食性害蟲在短時間內難以達到理想防治效果。
根據(jù)農業(yè)部制定的《限制使用農藥名錄(2017版)》(農業(yè)部第2567號公告)和《2017年國家禁用和限用的農藥名錄》,本試驗所用藥劑中氟蟲腈、氧樂果、殺撲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被列為限制使用農藥,其中“氟蟲腈限制在除衛(wèi)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種子包衣劑外的其他用途的使用”、“氧樂果限制在甘藍、柑橘樹上使用”、“殺撲磷限制在柑橘樹上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蔬菜上使用”、“乙酰甲胺磷限制在蔬菜、瓜果、茶葉、菌類和中草藥材作物上使用”。這5種藥劑雖未限制在用材林中使用,但在防治使用時也應予以注意。本文以自流式樹干注藥過程中楊樹對藥劑的吸收速率為指標,測定了藥劑種類、濃度對吸收速率的影響,有關注藥季節(jié)、打孔位置、藥劑在樹體傳導規(guī)律、有效期等正在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