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斯
摘 要 當前,小學生被學校生活與學習生活所壓抑,身心發(fā)展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同時,由于他們?nèi)鄙賹ι恼_認識,體驗不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往往會導致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漠視自己與他人生命。本文從課外閱讀角度向小學生滲透生命教育,旨在為小學有效開展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 小學 課外閱讀 生命教育 《狼王夢》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物質不斷豐富,觀念日益開放,學生這一群體在受益的同時,也遭遇越來越多的難題?!暗诙弥忻谰癫W術會議的一份資料顯示,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一直呈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齡化嚴重。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認真考慮過自殺;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其中實施自殺而未遂者達1.71%?!泵鎸@份數(shù)據(jù),我們的心情非常沉重,正值青春年少,如花一般的年齡,卻面臨著枯萎的境遇。作為和孩子長期相處的老師,我們應該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讓他們輕松應對成長的煩惱。
生命問題是一個關乎人類自身的重要話題,如何在學生本已沉重的學業(yè)負擔中滲透生命教育?這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如果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大量的課外閱讀能讓學生領悟生命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從自然生物旺盛頑強的生命力中獲取生命力量,認識生命的意義,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活力,豐富學生情感。本文以《狼王夢》導讀課為例,談談如何引導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感悟生命教育理念。
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教學。
1巧妙借用教學,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
首先,讓學生感知生命的存在。我讓學生找到描寫紫嵐外貌的文字,并且想象紫嵐的樣子。“這匹母狼名叫紫嵐。之所以它叫紫嵐,是因為它身上的狼毛黑得發(fā)紫,是那種罕見的深紫色,腹部卻毛色純白;它體態(tài)輕盈,奔跑起來就像一片飄飛的紫色的霧嵐。用狼的審美標準來衡量,紫嵐是很美的?!睂W生得出了紫嵐外形很美的結論?!皭勖乐娜私杂兄?,外形美是人人都追求的,正是因為外形美,學生才更能體會到生命之美。
其次,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的意識。要讓學生明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要真愛生命、保護生命,努力豐富自己有限的生命。為了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從細微處熱愛生命,在課程最后我向學生提問:“你覺得紫嵐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學生的回答是:偉大、堅強、有毅力。
再次,引導學生尊重個性。每一個生命都獨一無二,都是平等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個性差異,學會欣賞差異,養(yǎng)成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他人,悅納萬物。紫嵐的悲劇就在于她按“狼王”的標準培養(yǎng)所有孩子,她沒有尊重孩子。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賞人生之美
喚醒學生生命意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命存在之趣,讓他們感受、欣賞生命的美好,發(fā)現(xiàn)生命之美。為此,我介紹了黑桑。 “黑桑明白無誤地告訴過它自己想當狼王。為了使野心得逞,整整兩年時間,黑桑經(jīng)常悄悄地半夜起來在堅硬的花崗巖上磨礪狼爪,發(fā)瘋般地啃咬樹皮,力求把狼爪鑄煉得更鋒利些?!鄙怯袑哟涡缘?,在其自然性之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外表的美是膚淺的,人性之美需要挖掘。擁有理想的生命是美麗的,而且能經(jīng)受風雨的摧殘而屹立不倒。所以,我?guī)ьI學生挖掘黑桑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fā)掘生命之美。
3領悟生命之艱辛,正確認識、面對生命中的挫折與困境
挫折和苦難是人成長不可或缺的因素,要直面各種挫折與苦難。所以,我引導學生一步步感受紫嵐的艱難。好不容易培養(yǎng)起來的黑仔死了,紫嵐為了實現(xiàn)理想,把夢想寄托在藍魂兒的身上。就在紫嵐以為自己要實現(xiàn)夢想時,不幸的事情再次發(fā)生。紫嵐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藍魂兒死去。她又把期望寄托在雙毛身上,結果希望再一次落空??墒牵щy沒有把她壓垮,她再次振作起來,幫助媚媚順利產(chǎn)下狼崽。全書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紫嵐這種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
說到生命教育就不得不提及死亡教育。在進行閱讀指導時,我注意到每一次講到狼崽的死,學生都長長地嘆口氣,發(fā)出遺憾的“唉”或者“好可憐”的嘆息。可見,學生已經(jīng)能體會到生命消亡的沉重了?!吧逃陨鼉r值教育為目標:如果生命意識教育主要是認識生命,把握人的自然生命,那么生命價值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思考生命,把握人的精神生命。生命價值教育要引導學生對時間的思考,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對科學價值的思考,以及對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虛擲光陰、沉醉于玩樂或長期沉迷于網(wǎng)絡的人生態(tài)度的思考,從而明確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把提升生命質量,度過充實人生作為自身的理想追求?!痹趯W生感慨生命易逝的基礎上我加以點撥,引發(fā)學生思考:他們的死值得嗎?通過對終極問題的追問,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必須認識生命教育是時代賦予語文教育的新主題,可以豐富語文教育內(nèi)涵,但是也必須認清語文課程在生命教育體系中屬于隱性課程,這門課程在實施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是隨機的、無痕的、柔性的。其實,生命教育是語文教育的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這一命題的應有之義,并不需要外加;教師需要的是樹立生命教育的意識,認識并充分利用好語文課程富含的生命教育資源,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適度適量地實施生命教育,對學生生命價值的認識施加影響,正確導向,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獲得更為豐富的內(nèi)心體驗,積累生命成長的智慧。
參考文獻
[1] 袁衛(wèi)星.生命教育:讓教育回家[J].內(nèi)蒙古教育,2005.
[2] 歐陽康.人文社會科學哲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3] 沈石溪.狼王夢[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