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新
摘 要 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還存在著激勵機制不完善、不被重視以及激勵機制應用不正確等問題教師要應用有效的激勵措施,并從加強激勵機制的靈活性、方向性、認同性和平等性方面來提高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效率。
關(guān)鍵詞 激勵機制 小學班級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1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激勵作為管理工作中的一項核心職能,同樣是現(xiàn)代管理學中的關(guān)鍵。單就激勵這個詞來說,主要是指鼓勵,激發(fā)。美國管理學者說“希望、動力等都會組成激勵,屬于人的內(nèi)心狀態(tài)?!币簿褪钦f,激勵如同人的動機,可以讓人產(chǎn)生動力,不斷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過程。之所以將激勵機制應用于小學班級管理中,就是為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更應選取贊揚、獎勵等管理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上述管理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奮發(fā)圖強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可以幫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級,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激勵機制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保證他們可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總的來說,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目標。當然,在轉(zhuǎn)變學生價值觀的過程中,還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基本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個性化發(fā)展,進而順利開展教育工作。
2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2.1全面了解學生,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
需求主要是指個體因缺少某種東西時出現(xiàn)的主觀狀態(tài),也就是客觀需求的一種反映形式,依照馬斯洛理論可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獲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等。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才可以應用有效的措施來完成既定目標,進而推動學生的發(fā)展。又因為學生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具體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分別為:第一,物質(zhì)需求方面。不管是哪一所小學,都會有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這對于他們來說,學校的獎助學金無疑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第二,情感交流方面。所謂情感交流是指學生希望得到父母、學校以及同學的認可、關(guān)心,最重要的是可以傾訴自己的想法;第三,實現(xiàn)自我需求方面。教師的重視對于學生來說有著極為特殊的重要作用,比如:參與學校組織的多項活動,鍛煉動手能力,進而實現(xiàn)個人價值;第四,榮譽方面。通過學習成績獲得教師的認可。
2.2明確激勵對象
明確激勵目標之后,教師應該根據(jù)設(shè)定的目標來確定激勵的對象。在班級體中,學生的數(shù)量一般不小。因此,教師在實施激勵機制時,要進一步確定自己的激勵對象。有些學生比較自信,主觀能動性比較強,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也很不錯,教師可以只在他們非常需要鼓勵的時候進行適當?shù)墓膭?。但是對于一些不自信的學生,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較低,遇到事情時容易放棄,教師應該將這些學生作為重點激勵對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多關(guān)注,多對他們進行激勵,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保持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2.3小學班級管理中適用的激勵措施
第一,評價激勵,認識自我。評價激勵需要教師真正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特點及閃光點,要適時適度,自擊學生心靈,切忌亂評價、過度評價或流于表面、過于形式化的評價,讓其了解自己也被教師關(guān)注,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并能從中認識自我。同時,注重學生的自評與他評,自評會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自己,他評包括對其他同學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第二,強化激勵,規(guī)范自我。小學生的意志薄弱,容易受暗示,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會因為一些新異刺激而興奮,針對這些我們可以把強化激勵分為正強化激勵與負強化激勵。它的自觀評判可以用劃等級這種公開的形式來進行,一共分為五個等級,評判者是教師還有學生自己,一周或一個月統(tǒng)計一次結(jié)果,等級在前而就可以獲得獎勵,獎勵要具體化,多樣化,在后而就要接受懲罰。通過強化激勵讓學生學會自我判斷,規(guī)范自身行為;第三,榜樣激勵,提升自我。小學生喜歡模仿他人,在他們具備分辨是非能力前,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來激勵自己很有必要;第四,目標激勵,成就自我。教師是學生目標的把關(guān)者,要時刻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及時引導、鼓勵學生,教會學生持之以恒,幫助他們成就自我。
2.4在對激勵機制進行組合的過程中要保證多樣性
在整個激勵機制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x擇物質(zhì)激勵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更具備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力量?;蛘咴诎嗉壷薪⑵鸢嗉墐?yōu)秀墻的板塊,對于有著優(yōu)秀表現(xiàn)的學生適當給予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鼓勵。每個班級中的學生家庭情況都存在差異,因此對于班級中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在激勵機制的應用過程中,班主任或是任課教師可以適當利用獎學金的方式給予這類學生特殊的獎勵或資助,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而和物質(zhì)獎勵相對應的就應該是精神鼓勵,精神獎勵對于成績相對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更有效果,因為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自尊心和榮譽感還是比較強的,這個時候,教師掌握適當?shù)姆绞綄W生進行精神激勵,將對學生提升學習自信產(chǎn)生積極影響。
3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小學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學校領(lǐng)導更應該加強對激勵機制的全而認識和應用,在以人為本的原則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下,不斷研究和探索全新的管理方式和策略,為今后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效和育人成效奠定堅實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陳翠紅.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4.
[2] 劉學倩.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華夏教師,2016(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