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莉 范巧玲
摘 要 中職生是我國職業(yè)教育體系的特殊群體,中職生處于14-18歲的抗壓能力的需求階段,特殊的處境要求中職生在三年內(nèi)迅速成長為社會人,才能有效應對社會與工作和壓力和挑戰(zhàn),但目前我國對中職生壓力現(xiàn)狀的研究較為少見,本文以湖南隆回職業(yè)中專中職學生為調(diào)查樣本,對中職學生現(xiàn)有壓力和應對方式進行了實證研究。
關鍵詞 中職生 壓力 應對方式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74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ping Styles of Stress am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ake Hunan Longhu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s an example
WU Pingli[1], FAN Qiaoling[2]
([1] Boya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of Changsha, Changsha, Hunan 410000;
[2] Hunan Longhu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haoyang, Hunan 422000)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in the stage of demanding the anti-compression capacity of 14-18 years old. Special circumstances require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quickly grow into social people within three year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society and work. There are pressures and challenges.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the pressure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rare. This article takes a sampl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in Hunan Longhui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s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pressure and coping styl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ressure; coping styles
1 測量工具說明
本研究測量工具來自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系暨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張衛(wèi)老師,以及南京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岳頌華教授聯(lián)合編制的“青少年壓力應對方式調(diào)查”量表,本量表采用Likert自評式4點量表形式計分,應對壓力的方式從“從不采用”到“經(jīng)常采用”分別記1~4分,量表包含80個題目,17個維度,分別為非自主與沖動行為、問題解決與行動、尋求社會支持、幽默、幻想、否認、自責、分心、回避/麻木、容忍/接受、操持平靜、壓抑、自我放松、認知重建、侵入性思想、情緒困擾、生理喚醒。
2 樣本描述與信度分析
本研究抽取了湖南隆回職業(yè)中專學校來自七個專業(yè)的426名高一學生,其中女生為215名,男生為211名,除10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率97.6%,為問卷題目數(shù)的5倍多,達到樣本最低數(shù)據(jù)份數(shù),樣本有效。通過SPSS對問卷樣本進行信度檢驗,結(jié)果如表1顯示:壓力應對方式量表各維度信度系數(shù) 大于0.7,說明壓力應對方式量表各維度的信度較好。
2.1 中職學生主要壓力事件與控制程度
調(diào)查顯示,中職學生生活中主要壓力事件來自“預期目標無法實現(xiàn)”,其次為“與父母出現(xiàn)爭吵與摩擦”,“與同伴或朋友相處出現(xiàn)問題”、“在學業(yè)上失敗”排名第三和第四。在對壓力事件的控制程度上,認為自己情緒可控的學生數(shù)量達到80%,說明大多中職學生能在壓力出現(xiàn)時調(diào)整情緒,在20%認為情緒無法控制的學生中男生比例小于女生比例,這可能跟女生在青春發(fā)育期比男生更敏感、更習慣用感性分析問題有關。
2.2 在壓力應對維度上的性別差異
通過對不同性別樣本在壓力應對方式量表各維度上的描述性分析,由表2可知,不同性別樣本在各方式上的均值水平均低于3,即各應對方式的表現(xiàn)程度均較低,其中,在“非自主與沖動行為”、“ 回避、麻木”、“ 容忍、接受”、 “自我放松”、“ 情緒困擾”、“ 生理喚醒”上,男性采用該應對方式高于女性;在其他方式上,女性表現(xiàn)較高??梢?,在面對壓力事件時,相比男性,女性選擇積極應對方式較多。這跟現(xiàn)代教育對女生更多的重視和尊重有關系,但應注意,女生進入青春期后,自我評價會進入降低階段,因此在進行壓力疏導時,男生女生要分不同重點進行,與此同時,也鼓勵男生和女生能針對同一壓力事件說出自己的不同感受,積極傳導有益部分。
2.3 不同年齡在應對方式上的不同選擇
根據(jù)對不同年齡樣本在壓力應對方式量表各維度上的描述性分析,不同性別樣本在各方式上的均值水平均低于3(18歲在自責、壓抑、侵入性思想上高于3,14歲在侵入性思想上高于3),即各應對方式的表現(xiàn)程度均較低。說明15-17歲年齡段中職生在選擇壓力事件應對方式上沒有明顯差異,但處于最小和最大年齡兩端的中職生在幾個消極應對維度上表現(xiàn)比較明顯。其中,在“非自主與沖動行為”上,14歲>15歲>16歲>18歲>17歲;在“問題解決與行動”上,14歲>18歲>15歲>16歲>17歲;在“尋求社會支持”上,14歲>16歲>15歲>17歲>18歲;在“幽默”上,14歲>15歲>16歲>17歲>18歲;在“幻想”上,18歲>14歲>17歲>16歲>15歲;在“否認”上,18歲>14歲>15歲>16歲>17歲;在“自責”上,18歲>14歲>17歲>16歲>15歲;在“分心”上,14歲>18歲>16歲>15歲>17歲;在“回避、麻木”上, 18歲>16歲>15歲>14歲>17歲;在“容忍、接受”上, 18歲>15歲>14歲>16歲>17歲;在“保持平靜”上,14歲>15歲>16歲>17歲>18歲;在“壓抑”上,18歲>15歲>16歲>14歲>17歲;在“自我放松”上,15歲>16歲>17歲=18歲>14歲;在“認知重建”上,14歲>18歲>17歲>15歲>16歲;在“侵入性思想”上,14歲>18歲>16歲>15歲>17歲;在“情緒困擾”上,14歲>18歲>15歲>16歲>17歲;在“生理喚醒”上,14歲>16歲>18歲>17歲>15歲。
3 結(jié)論
(1)中職生生活中壓力事件主要來自于主觀愿望和期望值的實現(xiàn)與否和與人相處是否順利,這與青春期男女特別關注自我價值實現(xiàn)和渴望良好人際關系相關。
(2)不同性別的中職生選擇消極和積極的應對方式各有不同,進行壓力疏導時分類指導和相互交換感受交錯進行的教學方式至關重要。
(3)處于最小和最大年齡兩端的中職生在幾個消極應對維度上現(xiàn)比較明顯,雖然高一學生中,處于兩端年齡的學生數(shù)量較少,但教師在進行解壓引導時,要更關注年齡偏小,個性不太成熟和年齡偏大,更趨于個性封閉,不愿自我暴露的學生,這跟這兩個年齡段的學生在高一學生群體中分布較少有一定關系。
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ZJZB2016014)
參考文獻
[1] 張衛(wèi),岳頌華,甄霜菊.青少年壓力應對方式的維度與結(jié)構(gòu).心理科學,2009.32(5):120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