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峰
【內(nèi)容摘要】在高中階段教學過程中,高中班主任工作要加大換位思考應用,善于從學生角度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共同體驗、感悟及學習,從而提高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針對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換位思考的有效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換位思考 實施策略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特別是班級管理過程中,想要顯著提升教育效果,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學生的位置認識并思考班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和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學會站在家長的角度認識學生,采取相關的工作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顯著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級、教育學生成長成人的有效性。
一、學會尊重學生意見,實現(xiàn)雙向溝通
高中教育階段的課堂學習的目的和結構是由外界國家教育部門以標準的形式強制性統(tǒng)一執(zhí)行的,并不是基于各類學生的自身需要。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需要,考慮學生身體、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簡單的認為乖學生就是好學生,不聽話的學生就是壞學生。在具體班級管理中我們高中班主任就要深入學生,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因材施教。
在師生溝通過程中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基于學生角度,對學生的具體想法和心聲詳細了解,從而在此基礎上制定雙方均能夠接受的處理方式,這樣不但能夠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并且也能夠得到問題的最佳處理方式,取得雙贏效果。例如,我校不允許高中學生在教室吃零食、吃飯,可是我班的有部分同學一到下課時間這些學生也就會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零食開吃,各種包裝袋和食品袋等在教室里亂扔,甚至在上課期間也有個別學生在吃零食,不但對教室衛(wèi)生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課堂的正常秩序。針對這種情況我預設了兩種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按著學校的規(guī)定嚴令禁止,明確對違反此規(guī)定的學生嚴肅處理,并直接按相關學校制度宣布處理決定;二是班主任開好班會課,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自己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統(tǒng)一處理方式:對于吃零食的學生一定要將垃圾投放到垃圾桶中,并且禁止在課堂上吃零食,如果有學生違反這一規(guī)定則必須要承擔學生商定的處理方式。以上兩種處理方式能夠明確看出第一種快捷有效,第二種則更有助于學生接受,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積極尋找根本原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我們經(jīng)??吹接械母咧邪嘀魅芜@樣教育學生的情形:學生不努力學習時說教“你應該認真學習”;在課堂上,諄諄教導學生“你要認真聽講”;學生粗心的時候,就去批評“你細心點行不?”……這種教育方式不是不合適的,而是很多時候不能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細思量,是因為我們沒有了解換位思考的真正意義。要做到這一點,就會學會正確對待這些問題。其實很多高中學生背后的問題,可能是學生自身,也可能是由于家庭方面,更可能是社會因素。因此,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換位思考是高中班主任解決學生問題的關鍵,班主任研究學情,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站在的對方的立場思考,找尋到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與初中比起來,高中階段學習內(nèi)容豐富得多,學習要求進一步提高,指導學生建立初高中學習銜接的橋梁,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比如,我們高中學生多是住校生,通常會實施早操制度,對于這一制度有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甚至會發(fā)出“我為什么要跑步?”“我跑步有啥用?”的疑問,當然對于鍛煉身體這一答案并不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激發(fā)作用,甚至有些學生會認為我自己會我的身體健康負責。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則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明確認識到不是學生沒有認識到這一制度的好處,而是無法適應這種生活方式需要和學生共同討論這一問題的處理方式,在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之后,自然會堅持下去。
三、理解學生,提高問題處理有效性
我們所處的社會處在一個多元的發(fā)展期,社會的要求與學生的發(fā)展往往不均衡,甚或矛盾。有的學生通常把我當成一個中心,很少想到別人,所以在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增加了沖突的可能性。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在具體的工作要求上,往往要求學生對教師的心理感同身受,努力做到情感相互信任。師生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班級。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老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也要與老師心理換位,從而有利于創(chuàng)設師生和諧的課堂氣氛。考試焦慮與遺傳、認知、學習經(jīng)驗、家長要求、自我期待等有關系,發(fā)現(xiàn)問題,班主任認識到不同學生的產(chǎn)生學習焦慮有不同的原因,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提高問題處理有效性。
高中學生的工作是比較難進行的,高中班主任運用換位思考的工作策略,能夠設身處地的幫助高中生處理很多復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承冬. 職業(yè)學校C語言教學中的換位思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6):94-95.
[2] 王鳳娟. “心理換位法”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J]. 社科縱橫,1998(2):66-67.
[3] 李少平、王從良、高乃旺、章敬敏. 師當以生為鏡[J]. 水泥,2012(8):51-53.
[4] 涂利. 德育課應加強對中專生戀愛觀的教育[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4(21):139-140.
[5] 孫曉梅. 班主任心育工作中的思考[J]. 亞太教育,2015(3):120-120.
[6] 龔麗娜、汪志宏. 高職學院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新聞天地(論文版),2008(9):105-107.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