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氣流受限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中,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見的兩種疾病。二者疾病名稱不同,但卻有很多共同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患病率高且危害嚴重的疾病,主要因炎癥引起氣道和肺部結構改變,出現(xiàn)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支氣管哮喘是由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與氣道高反應性密切相關,通常出現(xiàn)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1-3]。茶堿的衍生物多索茶堿是一種支氣管擴張劑,直接作用于支氣管,通過對平滑肌細胞內的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達到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目的,發(fā)揮藥物的治療作用。本文對我院采用多索茶堿注射液治療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哮喘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者,共160例。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憋喘、氣促、反復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按照不同的用藥分為觀察組(80例)和對照組(80例)。觀察組男42例,女38例,年齡41~65歲,平均(55.9±3.9)歲;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2016》《支氣管哮喘診療指南》中的相關標準,雙肺均可聞及哮鳴音及濕音。對照組男43例,女37例,年齡45~69歲,平均(57.2±4.9)歲;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2016》《支氣管哮喘診療指南》中的相關標準,雙肺均可聞及哮鳴音及濕音。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氨茶堿注射液治療。用藥方法:氨茶堿注射液(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50021325)250 mg與質量濃度為0.05 g/mL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2次/d,治療7 d。觀察組給予多索茶堿注射液治療。用藥方法:多索茶堿注射液(浙江北生藥業(yè)漢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13407)300 mg與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1次/d,治療7 d。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痙、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和判定標準 顯效:憋喘、氣促、喘息、反復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輕,哮鳴音和濕音消失,用力肺活量(FEV)增加量35%以上,影像學檢查提示病灶基本消失;有效:憋喘、氣促、喘息、反復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影像學檢查提示病灶基本消失,肺部哮鳴音減少,偶有癥狀,但癥狀較輕微,F(xiàn)EV1增加25%~35%;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CO2)]、肺功能等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總有效率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1.2%)明顯高于對照組(75.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FEV、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P值例數(shù)80 80 FEV1/L FEV/L FEV1%pred 1.8±0.5 3.3±0.8 83.3±5.5 1.5±0.3 1.9±0.7 70.9±1.3<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CO2)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p(C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p(CO2)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CO2)指標比較 單位: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在臨床中均較為常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與長期吸入有害顆粒物質或氣體所致機體異常炎癥反應有密切相關,患者會出現(xiàn)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4-6]。而支氣管哮喘是由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的是,支氣管哮喘發(fā)展為不可逆氣流阻塞時即可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茶堿類藥物會提升中樞化學感受器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防止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降解,增加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含量,環(huán)磷酸腺苷可提升呼吸中樞興奮性,收縮膈肌,改善氧合指數(shù),增強呼吸功能。
氨茶堿和多索茶堿均是茶堿類藥物。氨茶堿是臨床治療原發(fā)性呼吸暫停的常用藥物,為非選擇性的腺苷受體拮抗劑,氨茶堿經靜脈給藥,藥物可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吸收,血藥濃度2 h達到峰值,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其容易引發(fā)多種不良反應,在血藥濃度超過13 mg/L的情況下,可引起腹脹、高血糖等不良反應[7-8]。
多索茶堿是一種支氣管擴張劑,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見效快,藥效持久,可抑制氣道平滑肌內磷酸二酯酶,拮抗腺苷,促進生成內源性兒茶酚胺,同時可抑制細胞內鈣離子的釋放,降低了局部炎癥的發(fā)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氣道平滑肌的痙攣癥狀,發(fā)揮其提高呼吸肌收縮功能的作用[9-10]。與氨茶堿相比,多索茶堿抗支氣管痙攣作用更強。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總有效率(91.2%)明顯高于對照組(75.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FEV1、FEV、FEV1%pred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p(C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p(CO2)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多索茶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哮喘中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可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治療有效率。
綜上所述,多索茶堿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哮喘可提高治療效果,更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