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
【摘 要】音樂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通過對天地萬物各種聲音的創(chuàng)造性的總結吸收,進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優(yōu)美的藝術形式。音樂可以用來表達個人感情,對萬事萬物的思想總結,音樂價值的體現(xiàn)除了作曲者的工作以外,還需要有人來聆聽。
【關鍵詞】音樂欣賞 審美能力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39
初中學生的音樂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音樂發(fā)展水平,同時還要考慮到初中階段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學經(jīng)驗,制定科學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力求提升課堂教學的具體效果和質量。在引導學生學習對音樂的欣賞過程中,首先要認識到音樂教育與其他文化課程教學的差異,文化課教學側重對學生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而且具有強烈的實際應用作用。但是音樂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美的理解與感悟,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水平。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意義
作為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音樂的鑒賞和審美能力越來越受到老師、學生的重視,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學習音樂審美方面的內容和知識,促使學生不斷發(fā)展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通過在課堂上對相關音樂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知識以及對音樂的欣賞與感受能力。在幫助學生對相關音樂作品進行欣賞與學習,促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作曲家強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有的作曲家在曲譜之中蘊含著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學生在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過程中可以進一步領悟音樂里面含有的強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出現(xiàn)感情上的共鳴,這樣,欣賞音樂不再是簡單的、機械的動作,而是對思想感情、心理發(fā)展的有益幫助,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加深學生對世界萬物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水平。
二、音樂欣賞教育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與策略
1.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任何事物的學習在興趣的指引下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音樂的賞析和審美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水平和具有的基礎知識,還要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來了解學生在音樂欣賞方面的興趣和愛好所在,比如學學生比較喜歡流行音樂,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對古典音樂具有強烈喜愛。這些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愛好、興趣可以作為老師開展具體教學的指導性資源與信息。
對于喜歡流行音樂的學生,老師可在事前下載時下流行的熱歌,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等形式進行播放,先滿足學生對音樂的需要,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有的同學對古典音樂具有強烈愛好,可以為學生帶來《二泉映月》之類的經(jīng)典曲目,當然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的同時不要僅僅局限于音樂本身,還可以具體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課堂學習曲目的產(chǎn)生背景和在人們中引發(fā)的反響。比如《二泉映月》老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作者阿炳生活的時代和環(huán)境,以及他在音樂道路上走過的曲折多變之路,這些內容可以有效吸收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這樣一來,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具有的音樂作品的欣賞時,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進入音樂營造的氛圍之中,通過對曲目產(chǎn)生過程的講解,學生更容易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當然也就更容易體會到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深刻意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2.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音樂欣賞與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而深遠的作用和意義,在選擇具體的教學內容時,老師要堅持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有機結合,堅持學習與興趣的平衡,堅持教學與實際的緊密聯(lián)合。從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知道,當下很多學生往往偏愛流行音樂,這一方面是因為流行音樂具有較好的市場流通能力,同時也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又一定的關系。明確這點之后,老師在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時,要把學生的興趣與教學目標內容進行一定調節(jié),做到科學設置,對多種音樂風格的教學內容進行多方面教學,進而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3.根據(jù)音樂教學的特點開展對比教學。音樂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與方法,音樂的表現(xiàn)需要具體的節(jié)奏、旋律,而且相同的曲目在不同的樂器上具有不同的感覺,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具體的內容開展對比教學。為了引導學生不斷領略音樂的特殊魅力,就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中的差異性,通過對不同音樂內容的具體感受,充分了解作者通過曲目表達自身感受的變化與統(tǒng)一,促使學生領會不同的音樂中蘊含的具體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
比如在演奏傳統(tǒng)曲目《昭君出塞》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多種樂器進行演奏,可以引導學生對各種樂器的音色、作用進行深入理解,進而激發(fā)學生明白在相關曲目中運用特定樂器的道理。還可以促使學生明白音樂自身具有的對比,以及音樂在多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魅力與美感,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消化吸收,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賞析與審美能力,進而幫助老師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4.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聯(lián)想。音樂作為一種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藝術形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相關聯(lián)想,這是因為音樂在特定的旋律、節(jié)奏中蘊含了深刻的感情和內涵,這些內涵需要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揮自身的聯(lián)想能力與想象能力,對音樂中蘊含的感情內容進行具體化,這樣才可以對音樂完成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比如在學習《十面埋伏》的時候,就需要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聯(lián)想能力,鼓勵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把自己從局限的課堂上解放出來,想象以下音樂帶給你的具體畫面以及動作、人物。
通過把音樂轉化為具體可感的畫面和人物動作,進一步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加深對作者在音樂中放入的思想內涵的認識,這樣一來還可以把音樂欣賞提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音樂的欣賞不再局限于聽覺,而是充分調動了視覺、感覺等多方面的感官,因此可以完善學生對音樂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認知,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和想象能力。這個過程也就是音樂欣賞與審美需要完成的內容的具體體現(xiàn),把音樂的深刻內涵內化為自身的思想意識,不斷加深對音樂思想性的感悟。
參考文獻
[1]應卞卞.審美教育運用于初中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4,06:346.
[2]孫達.基于中職音樂欣賞教育審美能力的具體應用[J].科技風,2014,1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