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亮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yǎng),塑造良好的品質(zhì)和健康的人格。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59
朗讀有助于語言的積累,能鍛煉學生用語言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能提高聽、說和寫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nèi)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取長補短,互相促進,這是語文教學本身的要求。為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課外閱讀的質(zhì)量。結(jié)合實踐,本人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選編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
學生應閱讀、適合閱讀哪些材料呢?國家課程標準雖在“附錄”部分,提出了“關(guān)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但推薦的讀物太少,太一般化,缺少層次性,特借鑒整理小學生推薦書目:
(一)誦讀類
包括古詩詞、中華經(jīng)典語錄、現(xiàn)代優(yōu)秀詩文的誦讀。像《唐詩三百首》《小學生必讀古詩詞80首》及里面的補充詩詞240首,《三字經(jīng)》《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名人名言錄》《常見歇后語》等宜在晨讀課、語文課及各種活動課中,讓學生吟誦、熟讀,以積累語言材料,形成語感,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名著類
課程標準提出了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要求,這一點我們很多學校和老師還認識不夠,實踐不足。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讓學生閱讀名著,和大師對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語言、進行精神提升的途徑。我們列出的必讀書目是《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國兒童文學50年精品庫》——童話卷、詩歌卷、散文卷、科學文藝卷、小說卷、故事卷;少年偵探易拉明科學探案系列——《神秘的腳步聲》、《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兒歷險故事叢書——《奇境歷險》《絕路逢生》《魯濱遜漂流記》等6本;《中國兒童閱讀文庫》——小說篇、古詩詞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話系列——《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童話365夜》;世界著名神話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故事》;《中國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國童話故事集》《紅巖》等。
(三)瀏覽類
指時文、報刊、網(wǎng)絡的閱讀。作為現(xiàn)代的兒童,不僅要不斷接受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更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接受當下的新知識與新文化。這時,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報刊,如《小學生學習報》《少年兒童故事報》《少年報》《讀者》《小學生時代》《少年博覽》等。
二、課外閱讀不應該是學生閱讀
課外閱讀不能僅限于要求學生閱讀,教師也應積極參與閱讀的過程之中。只有熱愛閱讀的教師,才能充實自己的課堂,體驗學生閱讀的甘苦,找到與學生心靈對話的內(nèi)容,及時向?qū)W生推薦有益的讀物,成為學生閱讀的榜樣。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教師閱讀與學生閱讀之間要努力形成“共生”效應,達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首先,打造閱讀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師生合力打造“閱讀文化”,能對閱讀活動的推進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伴喿x文化”的打造可從氛圍營造、環(huán)境布置、活動開展等各個層面進行。如教師讓學生拿出各自喜愛的幾本書,在班級建成“小書屋”,再輯錄一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張貼上墻,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其次,交流閱讀感受。凡推薦給學生的必讀書目,教師首先要去閱讀。教師可與一些學生結(jié)成書友,不斷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定期交流閱讀情況,進行心靈對話。如此,不僅有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而且有利于學生精神世界的充實,對師生雙方的閱讀產(chǎn)生激勵和督促作用。課外閱讀指導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艱巨的過程,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與頑強意志。作為一名教育者只有對課外閱讀進行辨證思考,不斷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高效地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閱讀習慣,才能讓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長遠的發(fā)展。
三、豐富學生讀書資源,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一)豐富讀書資源,讓學生有書可讀
a.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里有藏書幾十萬冊,除必讀書外,每個學期再搞個調(diào)查,列出班內(nèi)學生最想看的書目,學校不斷充實更新圖書室書目,不忘經(jīng)典,與時俱進。b.學生個人購書。每個家庭都會擁有一些適合孩子看的課外書。在班內(nèi)搞個圖書推銷活動,先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好書,再借給同學看,看完后討論討論。老師要對大方提供書本的同學大加表揚,鼓勵更多的同學推薦好書目。同時制定相關(guān)制度,確保學生愛護書,做到“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二)舉辦“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
每學期都要組織“讀書節(jié)”主題讀書會活動,且各有側(cè)重,三、四年級為童話系列;五年級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級為了解中外著名詩人、作家與作品系列活動。而背誦積累中華古詩詞活動則始終貫穿整個小學語文學習階段。采用多種形式激勵學生讀書。如男女比賽,分組比賽,個人競賽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收獲,利用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四、適時進行方法指導,使自主閱讀事半功倍
1.摘抄畫句法:向?qū)W生提出摘錄和畫句的要求,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畫、一邊摘,或妙詞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識哲理,或問題答案,分門別類地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摘畢,要寫清什么時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誰。2.批注“挑剔”法: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發(fā)現(xiàn)疑難之處或有不同看法等,就在課文的書頁空白處進行批注,發(fā)表個人評論意見,對錯誤、消極的敢于“挑剔”。3.反復閱讀法:要求學生對一些重點文章或重點章節(jié)段落,要反復閱讀,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養(yǎng)“真讀書”的本領(lǐng)。4.質(zhì)疑問難法:能提出問題,是讀書中思考的收獲。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書時學會處處設疑,于探究中釋疑、解疑。“一番覺悟,一番長進”。讀寫結(jié)合法:這里所說的讀寫結(jié)合,主要指兩種形式:①寫提要,對讀物的內(nèi)容、要點、基本情節(jié)等進行歸納縮寫。②寫心得,寫出自己的感想、收獲和評價。
總之,隨著閱讀量的提高,學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慢慢地自己就會找書讀,學會讀書,使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得到增強,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郭佳芬.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指導[J].考試周刊,2018(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