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嵐
【摘? ?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學生主體? 課堂效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13
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閱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始終不放心、不放手,無論是識字、寫作還是閱讀都是“滿堂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個性,阻礙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怎樣發(fā)揮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呢?
一、轉變觀念,創(chuàng)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必須要形成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chuàng)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如一位教師在教《挑山工》一課時,以她自然而親切的教態(tài),對學生流露出真誠的喜愛和尊重,他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使學生沒有焦慮感,沒有恐懼感。他在教學生讀書時,不是單純的讓學生齊讀,默讀,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范讀課文時,按一般的范讀方法是聽教師范讀??蛇@位老師是問學生愿意聽誰讀。還有不少老師克服了以前教師一直站在講臺上講的方式,而是有意識地走到學生跟前和學生講話。學生發(fā)言可以舉手也可以不舉手;學生可以站起來發(fā)言,也可以坐在位子上發(fā)言;可以按教師指名發(fā)言,也可以搶答;學生可以同意教師的說法,也可以不同意;學生還可以輕聲和同桌交換意見……他們這樣自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得到了發(fā)揮。
二、創(chuàng)建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搖籃”,只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誘導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首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興趣因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guī)律巧妙地設計新課導入,一開始就讓學生在認識上,情感上予以高度專注,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的認識活動更加敏銳,想象更加豐富,思維更加活躍。如:有一位教師在教《猴子下山》一課時,用紙板做了一只猴子。說: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了一個好朋友,這位老師一邊講一邊用耍木偶的方法把小猴子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一下就把學生吸引住了。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利用投影、錄像,多媒體課件等電教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給學生以形、聲、色的直感,增強藝術感染力。
有位老師在教《海底世界》一課教學中,出示課題后,老師問:“看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說:“海底到底是怎樣的?”老師說:“我們一起來領略海底的風光?!比缓蟛シ拧逗5资澜纭返亩嗝襟w課件。學生們聚精會神地看著、聽著。時而瞪著眼睛露出驚異的目光;時而會心地笑笑;時而學著動物發(fā)出嗡嗡、嘰嘰、喳喳等各種聲音,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及時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
不少教師上課很嚴肅,老是冷面孔。學生的發(fā)言稍有差錯。教師便一票否決,老師在無意中挫傷了學生,是學生的心理受到了傷害,靈性受到了扼殺。有經驗的老師懂得尊重學生,從不讓學生難堪,他們知道怎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信、自尊,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信任、贊賞和期望。如在《挑山工》一課教學中,經常用“你的想法真棒”、“你真聰明”、“你會像挑山工一樣永遠向前”、“你能從書本上獲取信息,這種學習是很好的方法”。
“志從趣生”,教學中抓準時機,采用不同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健康的發(fā)揮。
四、開展競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俗話說:“兒童好勝,老人好靜。”這句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初生牛犢不畏虎”正是這種好勝心里,作“不畏”的支柱。在世界單項性的球、棋賽史上,許多新手能擊敗名將的一個原因,就是新手的好勝心強。因此,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行教學,將是一個莫大的資源開發(fā),如:再講《落花生》一課中,課堂最后幾分鐘精心設計了讓學生模擬崔永元,搞一個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學生想做像桃子、石榴那樣的人分一組,想做像花生一樣人分為一組。兩組進行辯論競賽。第一輪講自己為什么愿意做那樣的人。第二輪講對方的不足。第三輪講當代需要什么樣的人。要以禮服人,以情動人。教師講完要求,先分組討論,后辯論,辯論時只見一個個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的,臉爭得紅紅的,真是激烈非常,還有一個學生問教師想做什么樣的人。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圍著教師久久不愿離開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常用“詞語接龍”競賽、讀書競賽活動,利用學生爭勝好強、互不服輸?shù)男睦磉M行閱讀教學,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所學知識,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不甘落后,奮發(fā)向上的進取精神。同時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在閱讀教學中,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教師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yōu)闉閷W生提供材料、創(chuàng)設情景的合作者,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身心得到主動、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克勤.《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思考和實踐》.2006年12月7日.
[2]錢勇.《對自主學習模式的探索》.http://www.p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