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梅姣
【摘? ? 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從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基本概念、推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和自己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的基本策略方法三個方面,探討提高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聽說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方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中職?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072
一、什么是行動導向教學法
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是德國文教部長聯(lián)席會議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學計劃》所決定的一種新型的職業(yè)培訓教學課程體系和先進的職業(yè)技術培訓教學法。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又為實踐導向、行動引導、活動導向、行為引導型等說法。行動導向型教學法的整個教學過程可分為收集信息階段、獨立制定工作計劃階段、決定階段、實施階段、檢查階段和評估階段。在整個教學中學生始終占據(jù)主體地位,采用行動導向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
1.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我國社會發(fā)展所需。在世界性的文化和經(jīng)濟交流活動中,英語便是其中之一主要應用的語言。尤其自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后,我國各行各業(yè)對于英語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大,這從根本上要求各大院校實施英語教學的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培養(yǎng)學生具備職業(yè)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具備語言交際能力,這是未來社會和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需求。
2.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學生未來發(fā)展所需。隨著科技和市場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多元化,只有使學生成為綜合復合型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模擬的職業(yè)活動中實踐能力的同時,構建新的知識體系,致使英語成為一種職業(yè)技能,滿足將來工作崗位的各種需求。
3.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激發(fā)興趣、增強效果所需。“行動導向”教學,讓學生即學即用,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行動導向”教學,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樂于去操作、掌握。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興趣。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要求
行動導向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教師要分層次地給學生下達行動導向。因而教師應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配不同層次的行動導向,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
(二)制訂教學步驟
①課前準備:教師于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如:多媒體課件的準備,教學任務書的準備,學生組內(nèi)分工的設計,教學設備的準備,學生完成任務所必需的材料準備等。
②下達任務:教師以簡潔的語言陳述這節(jié)課的任務,并下發(fā)任務書,任務書包括:主題、時間、注意事項等。
③完成任務:這個階段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體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完成任務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學生的具體學情,化分學習小組,組內(nèi)分工協(xié)作,完成作“任務”,形成“作品”。
④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討論,找出規(guī)律特點,并對學生作品給出積極的評價。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1.大腦風暴教學法?!按竽X風暴”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fā)表意見,并對其意見的正確性或準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在職業(y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通過大腦風暴法,討論和收集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通過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促使學生對某一教學課題產(chǎn)生自己的意見,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激勵引起連鎖反應,從而獲得大量的信息,經(jīng)過組合和改進,達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目的。
2.張貼板教學法。張貼版教學法是在張貼版面上別上由學生或老師填寫的有關討論或教學內(nèi)容的卡通紙片,通過填加、移動、拿掉或更換卡通紙片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的研討教學法。
3.角色扮演教學法。角色扮演作為一種教學模式扎根于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他力圖幫助個人了解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與社會群體共同致力于分析社會情境,分析人際關系,并形成處理這些情況的恰當而民主的方法。角色扮演的過程給人的行為提供了生動的實例,學生通過實例為媒質(zhì):一是探索它們的感情;二是洞察他們的態(tài)度價值和感知;三是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態(tài)度;四是用各種方法探討對教材的理解。
4.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yè)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chǎn)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chǎn)品為目的的任務。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教學目的。目的是訓練他們今后在實際工作中與他人共事合作的能力。
5.引導課文教學法。引導課文教學法是借助一種專門的教學文件即引導課文,通過工作計劃和自行控制工作過程等手段,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工作的項目教學。它是項目教學法的完善和發(fā)展。學生主要通過自學的方式,從書本抽象的描述中刻畫出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并由此建立其具體的理論與實踐的對應關系,在更高的程度上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通過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之后,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都得到了大大地提高。上學期筆者所任教的兩個班都參加了廣州市英語科目會考,其中一個班的平均分是77.09分,合格率為95.45%,另一個班的平均分是77.56分,合格率為100%。而市的平均分為59.38分,合格率為69.06%。因此筆者超額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成績得到了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歸曉曼.“行動導向型”教學策略下的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個案設計與分析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2]王麗琴.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新視角.2012(04).
[3]彭丹.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