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英豪
摘 要:為進一步提高目標區(qū)塊水淹層、薄互層和高阻水層的解釋精度,提高測井解釋符合率,為開發(fā)調整決策提供可靠依據(jù),本文以友誼油田為例,通過開展測井曲線標準化、儲層四性關系研究、建立油氣水層判別標準等工作,建立了一套較為系統(tǒng)的精度更高的測井解釋模型和解釋標準。
關鍵詞:測井曲線標準化;儲層四性關系;油氣水層判別
1 研究區(qū)概況
友誼油田位于羊二莊油田主體部位西南約6km,為趙北斷層控制下的一個逆牽引鼻狀構造,區(qū)域構造屬羊二莊斷階帶,斷層十分發(fā)育,含油面積3.7 km2,探明地質儲量445×104t。該油田為巖性、構造雙重控制的復雜油氣藏,儲層橫向變化大,碳酸巖含量高,受儲層物性、鉆井、測井等多因素影響,測井解釋符合率較低。通過統(tǒng)計歷史上51個單試層的試油結果,測井解釋符合率僅60.8%,嚴重制約油田開發(fā)效果。因此需建立一套系統(tǒng)的精度更高的測井解釋模型和標準,進一步提高目標區(qū)塊水淹層、薄互層和高阻水層的解釋精度,為開發(fā)調整決策提供可靠依據(jù)。
2 測井曲線標準化
不同測井系列的測井儀器的測量結果可能存在誤差,為確保研究工作的準確性及進行多井評價和橫向對比,必須對測井曲線進行標準化。
泥漿與地層放射性的差別越大,即泥漿的密度越大,對地層放射性響應的影響與干擾也就越大。井徑大小的變化,對自然伽馬曲線測量值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泥漿的放射性明顯低于地層,同時又吸收地層自然伽馬射線。所以,當井徑擴大與泥漿密度增加時,將會造成自然伽馬測井曲線數(shù)值的顯著降低。基于上述考慮,需對自然伽馬測井曲線進行井徑與泥漿密度校正。
在進行儲層“四性”關系研究時,使用的是自然伽馬相對值與泥質含量建立關系圖版。采用相對值法求泥質含量可消除測井儀器非標準化對測井值的影響,因此求自然伽馬相對值本身也就對自然伽馬曲線進行標準化。
在友誼油田65口處理井中,選擇沙一中的穩(wěn)定泥巖段進行標準化,基本上該段聲波時差在310-320μs/m之間。同時根據(jù)所確定的聲波時差標準,利用直方圖平移技術對所處理井的聲波時差曲線進行標準化。例如莊1608-1井在該段的聲波時差標準值峰值在320-330μs/m之間,與該段的聲波時差標準相差10μs/m,通過直方圖平移技術對其進行標準化,保證以后計算的準確性。
3 儲層四性關系研究
在四性關系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對友誼油田分層位建立了相應的解釋模型,并回歸出了相應的公式,通過計算,各層組計算公式的相關系數(shù)都大于0.85,因此所回歸出的計算公式是比較可靠的。當缺少自然伽馬測井資料時,可用自然電位曲線來計算泥質含量。
4 油氣水層判別標準建立
電阻率-聲波時差關系圖版是一種快速直觀的判斷油水層的方法,因此針對沙一上的砂泥巖儲層,分別作出聲波時差與深電阻率關系圖版,根據(jù)關系圖版確定出這兩個層組的油水測井解釋標準的具體劃分。沙一中、沙一下和沙三段,地層巖性中受灰質成分和含礫的影響,電性曲線難以區(qū)分流體特征,因此選取目標儲層電阻率與泥巖電阻率比值和聲波時差作關系圖版,用以消除復雜巖性成分對電性的影響,來建立該類層組的油水測井解釋標準。
沙一上在圖版中可看到本層組油水關系清晰,油層電阻率大于15Ω·m,油水同層電阻率在10~15Ω·m之間。沙一中電阻率受地層含灰質成分的影響,電阻率普遍較高。采用目標儲層電阻率與鄰近泥巖電阻率的比值來消除灰質成分的影響。以電阻率比值和聲波時差作的油水判別圖版,油層的電阻率比值大于6,聲波時差大于220μs/m;差油層普遍是含灰質成分較高引起,物性差,聲波時差一般小于220μs/m。
沙一下巖性復雜多變,以泥巖為主,夾薄層白云質灰?guī)r、灰質砂巖等,試油結果顯示出油層以砂巖為主,在此基礎上建立電阻率比值與聲波時差關系圖版,油水關系清晰,但試油數(shù)據(jù)少,油水界限居中選取,油層電阻率比值在4以上,聲波時差大于230μs/m;差油層自然伽馬值和聲波時差值低,說明儲層泥質含量少,灰質含量高,自然電位顯示具有一定的滲透性,說明次生孔隙發(fā)育,但該井位于莊42斷塊邊緣低部位,構造上不利于流體儲存。
沙三上段頂部受砂巖中灰質成分的影響,儲層電阻率整體較高,電阻率無法直接判斷流體性質,以目標層電阻率和泥巖電阻率消除復雜成分影響后,圖版顯示油水關系比較清晰。油層電阻率與泥巖比值大于2.3,聲波時差大于218μs/m。
5 結論及建議
①通過儲層四性關系研究,分層位重建了東營、沙一、沙三共3套測井解釋模型,其計算參數(shù)精度較用理論公式有了很大提高;
②分層位確定了測井解釋標準,為以后對該區(qū)塊的整體評價提供了依據(jù),對儲層特點、油氣水規(guī)律的分析起到了指導作用;
③利用本次確定的解釋標準并結合動態(tài)資料對儲層進行重新評價,解釋符合率有了很大提高;
④對高阻水層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建立了高阻水層識別圖版,運用效果良好;
⑤對解釋結果和試油結果不相符合的儲層進行分析,分析解釋失利原因,為今后儲層精確評價積累了經(jīng)驗;
⑥對65口井進行多井區(qū)域對比精細評價,其中升結論39層/219.3m,已射孔24層/142.8m;降結論88層/573m,已射孔78層/521.8m;
⑦以測井響應特征為依據(jù),利用多井區(qū)域對比,結合已試油和生產井在平面上的分布,了解各層組儲層砂體發(fā)育及平面上油水關系,為以后部署新井以及尋找潛力層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