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楠
【摘要】目的:分析與研究對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過電腦隨機的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了生長抑制素治療,觀察與比較兩個研究小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所用的止血時間。結果:兩組研究對象通過不同的治療方式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所用的止血時間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患者止血所用的時間,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因此,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法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泮托拉唑;生長抑素;上消化道出血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8)02-052-02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內(nèi)科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發(fā)展較快,往往會由于發(fā)病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導致患者大量的出血,從而引發(fā)休克。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患者的器官衰竭[1],并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較高,同時也會給患者以及家屬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經(jīng)濟壓力[2]。目前,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藥物治療,特別是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法效果十分顯著,本次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的效果,特意選取了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現(xiàn)把本次研究結果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過電腦隨機的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齡范圍在21~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2±1.24)歲;觀察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齡范圍在22~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65±1.13)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兩個研究小組常規(guī)的基礎治療,其中包括對患者進行輸液和輸血的治療,在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嚴重的情況下,要禁止患者進食,同時要全面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率、血壓以及出血情況和體溫變化。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泮托拉唑治療,把40rag的泮托拉唑添加到氯化鈉溶液中(100ml含0.995),并通過靜脈注射的方法把藥物輸送到患者體內(nèi),每天2次,分早晚進行。另外,當患者的病情有所緩解與改善時,要適當?shù)臏p少藥量,每天一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添加生長抑素治療,用每小時0.25rag的速度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把藥物送達到患者的體內(nèi),當患者的病癥有所減輕,上消化道不再出血之后,要立刻停止該藥物的使用。
1.3 觀察指標
(1)觀察與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患者在服藥24小時后出血現(xiàn)象停止。有效:患者在服藥24-72小時內(nèi)出血現(xiàn)象停止。無效:患者在服藥72小時后出血現(xiàn)象仍未停止??傆行?(顯效數(shù)+有效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觀察與比較兩組患者所用的止血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的資料進行整理,并利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整理,并分別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和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與計量資料。并通過XZ對所得的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所得的計量資料通過t進行檢驗,判斷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以P<0.05為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0.0%,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止血所用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的治療方法后,觀察組患者所用的止血時間為23.3±2.6小時,對照組患者所用的止血時間為34.1±4.2小時,觀察組止血所用的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硬化和消化道潰瘍是引發(fā)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在現(xiàn)階段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就是藥物治療[3]。泮托拉唑的耐受性較高,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質子泵抑制劑,在酸性條件下有效抑制壁機體細胞膜中的H+-K+-ATP酶是泮托拉唑的主要作用機制[4],它能夠有效抑制患者胃酸分泌過多,同時也不會影響到患者身體內(nèi)其他藥物的新陳代謝。生長抑素能夠有效抑制患者各種機體內(nèi)的調節(jié)肽。生長抑素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種新型藥物,可以起到良好的收縮血管,調整血壓的作用,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流量[5]。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表明,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并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患者的出血時間,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這就進一步證明了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的效果十分良好。因此,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法應該得到廣泛的推廣與臨床應用,并造福于更多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參考文獻:
[1]李連生.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3):446-446.
[2]謝華彬.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臨床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6,(33):13-14.
[3]楊曉梅.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聯(lián)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6,(8):639-640.
[4]李萍.生長抑素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J].中外醫(yī)療,2017,(12):137-138,141.
[5]肖清華,蘭康華.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4):46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