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林
摘 要: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只有充分考慮生態(tài)適應性,才能保證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從而讓城市園林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主要從植物生長的影響因素對城市園林植物的配置角度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生態(tài)適應性;城市園林植物;植物配置;影響因素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3-0064-02 中圖分類號: S688 文獻標志碼: A
植物的生長往往與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有關,例如有些植物適合生長在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中,有些植物卻適合生長在陰涼的環(huán)境中。不同植物也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植物能夠凈化空氣,有些植物能夠吸收噪聲。因此在城市園林建設過程中,對城市園林植物的選擇非常重要。本文基于生態(tài)適應性的角度,對城市園林植物的配置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1 園林植物配置的溫度因子
1.1 植物對溫度的要求
溫度是植物生長的重要條件,不同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對溫度有著不同要求。例如,同樣是冬天,北方在-30~-20 ℃的環(huán)境下幾乎看不到綠色,但是在南方卻還依然盛開著鮮花,這充分印證了溫度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目前根據對溫度的要求差異,可以將植物分為以下幾個類型:首先是耐寒植物,與其他植物相比,這種植物能夠在更低的溫度下存活,甚至有些耐寒植物在-10 ℃左右的環(huán)境下依然可以正常生長,對低溫的適應性很高[1]。其次是喜溫植物,這種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較高的熱量,因此更適宜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中生長,一旦溫度過低,植物就會停止生長,甚至逐漸枯萎死亡。此外還有一種半耐寒植物,該植物對溫度的要求居中,也能夠適應很多不同的溫度環(huán)境。
1.2 溫度對園林植物配置的影響
溫度對園林植物配置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優(yōu)先選擇本地植物。由于植物對溫度的適應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對植物進行配置時最好優(yōu)先選擇本地植物。這是因為本地植物通過長期的進化,會對當地的溫度環(huán)境更加適應,同時對于水質、土壤等其他因素匹配程度也更高。如果要引進外來物種,則需要對物種適宜生長的溫度環(huán)境與本地的溫度環(huán)境進行比較,并先在小范圍嘗試種植,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再進行大面積引種,降低因植物不適應當地環(huán)境帶來的損失。②街道、公路等地的植物配置優(yōu)先選擇耐寒植物。在城市園林建設中,街道中間和兩側以及公路兩旁氣溫較低,在冷空氣來襲時,這些位置往往會集中更多的冷空氣。因此在配置這些位置的樹木時,應該首要選擇耐寒植物。此外,在迎風面也應該首要考慮耐寒性植物,因為迎風面也更容易集中冷空氣,不適合喜溫性植物和抗寒能力較弱的植物生長。③對于熱帶灌木等喜溫植物的引進,應該盡量采取喬灌混種的方式,同時避免植物被放置于空曠的位置,降低植物可能遭受低溫的風險。
2 園林植物配置的光照因子
2.1 植物對光照的要求
根據植物對光照的要求,可以將植物分成3類:第一類為喜光植物,這種植物對光照的要求很高,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生長狀態(tài)更佳,如果光照條件不足,則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第二類為喜陰植物,這種植物不喜歡強烈的光照,反而更適宜在陰涼處生長[2]。一旦喜陰植物被放置在強光下,很容易出現黃葉、枯萎現象,甚至死亡。第三類為中性植物,無論日照充足還是陰涼處都可以生長,但是光線過強或嚴重缺少光照的情況都不適合該類植物生長。
2.2 光照對園林植物配置的影響
根據各個位置光照條件的不同進行植物配置,在較高建筑物的南面,或比較開闊、接受光照充足的綠化帶中應種植喜光植物,讓植物接受充分的光照,或者在混合種植的過程中放置在植物上層。而喜陰植物則應該放置于高大建筑物的北面,或陽光照射不強烈的地方,也可以在混合種植的過程中將其置于下層,避免遭到強光。
3 園林植物配置中的水分因子
3.1 植物對水分的要求
根據植物對水分的要求,可以將植物分為4類:首先是旱生植物,能夠在非常干旱的環(huán)境中生存,例如沙漠地區(qū)的很多植物都是典型的耐旱植物,像梭梭和沙拐棗等;其次是中生植物,這種植物對水分的要求適中,但是濕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該類植物的正常生長;同時還有濕生植物,這種植物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抗旱能力很差,在經常缺水的環(huán)境下,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最后一種是水生植物,對水的依賴極高,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量很大,甚至有些水生植物需要在水中才能生長。
3.2 水分對園林植物配置的影響
旱生植物由于耐旱力強,應該放置在地勢高或建筑物的陽面;而中生植物由于對水分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又不像濕生植物對水的要求那么多,因此可以放置在高處,但是需要較好的排水條件;濕生植物則需要放置在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之中,例如河邊、沼澤地附近等;而水生植物由于對水的依賴程度很高,則應該種植在湖泊、池塘等環(huán)境之中。
4 園林植物配置中的大氣因子
在園林配置的大氣因素中,考慮園林植物的功能,主要可以分為降低噪聲、吸收灰塵及大氣凈化功能。
4.1 滯塵和減噪植物的配置
降低噪聲和吸收灰塵功能的樹木多種植于公路和街道的綠化帶中,為此應該盡可能選擇枝葉寬大茂盛并且植物葉面粗糙的常綠植物,或者吸塵效果較好的落葉林。在園林建設過程中,讓植物多層次錯落分布,可促進林木發(fā)揮更好的吸塵減噪效果。
4.2 凈化大氣植物的配置
在工業(yè)污染區(qū)中,很多城市園林的種植都是為了凈化大氣,因此在這些地區(qū)應該選擇能夠抵抗污染的環(huán)境,甚至有一定解毒能力的植物。同時,根據受污染地區(qū)的污染源不同,選擇的植物種類也應該有所區(qū)別。例如,能夠抵抗二氧化硫的植物有樟樹、桑樹和棕櫚等,能夠抵抗氟化氫的植物有紫薇、紅葉李和龍柏等[3],而羅漢松、廣玉蘭等樹木則能夠有效凈化氯氣。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有些植物能夠同時凈化多種有害氣體或物質,但有些植物本身也可能存在著毒性。比如樟樹和女貞就對很多有害物質都能起到凈化的作用,而夾竹桃雖然也對很多有害氣體都能凈化,但對于一些特定人群來說卻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應該更加慎重。
5 園林植物配置中的土壤因子
和其他地區(qū)的土壤環(huán)境相比,城市中的土壤環(huán)境比較貧瘠,因為土壤環(huán)境往往比較封閉,同時在經歷多次雨水沖刷后,土壤中的很多養(yǎng)分都隨著水流從地下水中排走。因此城市建設中使用的植物應該盡可能考慮生存能力較強、對土壤要求不高的植物,例如珊瑚樹、月季、合歡和小葉女貞等。
6 小結
城市園林植物的配置對城市園林植物的質量和植物能夠發(fā)揮的作用有著很大的影響。每種植物都對生長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要求,只有這些植物適應被種植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生長,從而為城市建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 1 ] 朱容潔.從生態(tài)適應性對城市園林植物配置進行探討[J].現代園藝,2014(12):124.
[ 2 ] 馮君,屈林波,張永強.城市園林植物的配置探討[J].現代園藝,2016(01):55.
[ 3 ] 章金城.現代城市園林植物配置原則與趨勢[J].門窗,2014(08):337.
(收稿日期: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