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哲
摘要:羽毛球課程教學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對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簡述了分層教學的含義、特點以及原則,淺析了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的意義,探究了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的措施,以期為我國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概述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將學生智力、知識技能掌握狀況以及學習能力等作為依據(jù),并遵循一定標準對學生實施層次劃分,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于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
(二)分層教學的特點
分層教學主要具備以下特點:(1)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分層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了具有較強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2)尊重了個體差異。分層教學高度尊重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并基于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實施科學分層[2]。
(三)分層教學的原則
分層教學要遵循以下原則:(1)因材施教原則。實施分層教學,教師要基于各層次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方案進行科學設計,確保教學深度和廣度良好適應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2)主體性原則。實施分層教學,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個性化發(fā)展;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營造高效的課堂教學。(3)遞進原則。在分層教學實踐中,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進行科學的遞進設置,為各層次學生提供上升空間。(4)隱蔽原則。實施分層教學,要遵循隱蔽原則,將具體分層標準隱蔽起來,有效消除學生對分層的抵觸情緒,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挫傷。(5)反饋原則。在分層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情況等信息反饋,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各層次學生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輔導,有效改善教學效果。(6)發(fā)展原則。教師要明確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水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了發(fā)展變化。依據(jù)各層次學生學習狀況的動態(tài)變化,對各層次學生實施競爭淘汰和科學調整[3]。
二、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高校學生對羽毛球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高校羽毛球課程教學中,對于身體素質和羽毛球基礎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的不同學生實施統(tǒng)一的羽毛球課程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對羽毛球課程的學習興趣和訓練積極性。采用統(tǒng)一的羽毛球教學方式和考核評價標準,極易挫傷身體素質較差和羽毛球技術水平較低的學生對羽毛球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取得良好的羽毛球課程教學效果。對高校羽毛球課程實施分層教學改革,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科學分層,并基于科學分層,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和科學性的羽毛球課程教學目標,能有效使各層次學生體會到羽毛球課程的樂趣,有利于激發(fā)高校學生對羽毛球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改善高校羽毛球課程教學效果[4]。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羽毛球課程教學水平
對高校羽毛球教學課程實施分層教學改革,要求高校體育教師深入考察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羽毛球掌握水平,并對學生實施科學分層。在此基礎上,高校體育教師要基于學生分層,制定相應的羽毛球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方案,能有效增強羽毛球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同時,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避免了高強度的羽毛球訓練,不易挫傷各層次學生對羽毛球課程的學習積極性[5]。
三、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措施
(一)實施科學分層
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首先要實施科學分層。高校體育教師在羽毛球課程教學實踐中,要詳細向學生介紹分層教學的意義和具體方法,消除學生的疑慮和困惑心理,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欣然接受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6]。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對學生羽毛球水平實施分層。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羽毛球掌握水平以及羽毛球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性。對學生實施統(tǒng)一的羽毛球課程教學缺乏合理性,因此,要根據(jù)學生的羽毛球實際水平實施科學分層,對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羽毛球教學和訓練,實現(xiàn)對羽毛球教學效果的顯著改善。在綜合測試的基礎上,從高到低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對各層次實施不同的教學措施。例如,對A組學生強化羽毛球各項專業(yè)技巧教學訓練;對C組學生則應注重羽毛球基礎教學。(2)對羽毛球教學目標實施分層。高校羽毛球教學致力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谶@一總體目標,要對羽毛球教學目標實施細化分層,增強羽毛球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的適應性。高校體育教師可基于學生分層,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羽毛球教學目標的科學分層。例如,對A層次學生,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各項羽毛球技巧的熟練掌握,增強步法和移動的靈活性,增強球拍與人的高度結合性;對B層次學生,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羽毛球基本技巧和比賽戰(zhàn)術的良好掌握。(3)對羽毛球教學過程實施分層。不同層次學生對羽毛球的學習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基于上述的學生分層和教學目標分層,對羽毛球教學過程實施科學分層。例如,對于A層次學生,可適當加快羽毛球教學速度,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羽毛球技術技巧,并對該層次學生實施強化訓練,拓展該層次學生的羽毛球天分;對于C層次學生,則應保持相對緩慢的羽毛球教學速度,鞏固該層次學生對羽毛球基本技巧的掌握。
(二)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羽毛球教學計劃
高校體育教師要基于對學生羽毛球水平、羽毛球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的科學分層,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羽毛球教學計劃。例如,對于C層次的學生,高校體育教師要制定如下教學計劃:(1)督促學生通過各項體育鍛煉增強自身身體素質。(2)向學生詳細講解羽毛球基礎理論知識和相關規(guī)則,使學生形成對羽毛球運動的初步認識。對于B層次的學生,高校體育教師要制定如下教學計劃:(1)指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各項技巧,形成完整的羽毛球動作體系。(2)加強對學生的對打訓練,增強學生對羽毛球各項技巧的靈活運用能力。對于A層次學生,高校體育教師要制定如下教學計劃:(1)強化對該層次學生的羽毛球對打訓練,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戰(zhàn)術和比賽能力。(2)組織學生參與專業(yè)性較強的羽毛球比賽,在激烈的比賽中,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措施,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技術水平??傊?,高校體育教師要深入考察各層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和羽毛球實際掌握水平,在此基礎上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和科學性的羽毛球教學計劃[7]。
(三)對各層次學生制定相應的科學考核方式
高校體育教師要針對各層次學生,制定相應的科學考核方式,對各層次學生的羽毛球學習成績進行科學評價,避免采用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和方法打擊不同層次對羽毛球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激勵各層次學生。
綜上所述,對高校羽毛球課程實施分層教學改革,有利于激發(fā)高校學生對羽毛球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羽毛球課程教學水平。因此,要通過實施科學分層、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羽毛球教學計劃、創(chuàng)設配套的競爭升級和淘汰制度、對各層次學生制定相應的科學考核方式等措施加強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改善高校羽毛球教學效果,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周德超,宣濤.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5):328-328.
[2]馬雪峰.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研究[J].企業(yè)文化旬刊,2016(9).
[3]王金朝.高校羽毛球選修課分層教學研究[J].教師,2013(20):87-87.
[4]劉丹妮.動態(tài)分層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羽毛球選項課中的應用效果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5]王磊.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亞太教育,2016(12):108-108.
[6]陳麗生.高校羽毛球分層次教學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15(14):188-188.
[7]劉彬,王倩,李應偉.動態(tài)分層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羽毛球選項課中的應用[J].環(huán)球市場,2017(22).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