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方
【摘 要】小學音樂教師所面對的學生群體都處于還未完全形成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主觀認知能力的階段,因此,這一學生群體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只要教師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去引導(dǎo)和教育學生,學生的音樂學科基礎(chǔ)功底就能得到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的音樂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關(guān)鍵詞】能力分層 知識分層 目標分層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187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和研究的興趣為目的,也是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基礎(chǔ)為目的的。同時,小學學生在音樂學科的學習中,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和接受能力,也會對音樂學科的學習有不同的追求和目標,教師的音樂學科教學內(nèi)容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學科的教學時,就要考慮采用分層式教學法,以應(yīng)對不同的學生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無論從哪一個方面入手,分層式教學法都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
一、能力分層
從能力分層的角度看待小學階段音樂學科的教學策略,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來探討這個問題。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所分析出來的教學方法,就是能直接提升學生學科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能力分為具有音樂基礎(chǔ)的學生,具有音樂天賦的學生以及普通學生。對待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教師要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應(yīng)有適當?shù)恼{(diào)整和差異性。對于具有一定音樂基礎(chǔ)的學生,教師可以在學生原有的能力基礎(chǔ)上再適當?shù)脑黾右恍┙虒W內(nèi)容,給學生布置強度更大的,要求更高的教學任務(wù),不斷增強學生的音樂能力,發(fā)掘?qū)W生的音樂潛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把具有音樂基礎(chǔ)的學生挑選出來,讓該類學生作為其他學生學習和競爭的標桿和榜樣。這樣做不僅能激勵具有音樂基礎(chǔ)的學生,讓他們有更強的動力和興趣學習音樂,更能給其他學生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帶動他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對于具有音樂天賦的學生,首先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了解學生的天賦,學生到底擅長什么,才能對癥下藥,制定出的教學方案才能具有針對性。對于該類學生,教師要大力發(fā)展他們所具有的音樂天賦,在相同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給該類學生更多的關(guān)注和提醒,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讓學生的才華被埋沒。相較于前兩類學生而言,沒有音樂基礎(chǔ)也不是特別擅長音樂方面的學生是比較普遍的,這類學生更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對象,因為他們代表了教師教學的綜合質(zhì)量。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開始,引導(dǎo)他們喜愛音樂,主動去接觸音樂,興趣能讓學生的學習得到最快的進步和發(fā)展。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教師要一步一步的引導(dǎo)學生接觸音樂,不可操之過急,給學生帶來太大壓力。無論是哪種能力層次的學生,都是教師教學的核心對象,雖然教學方法可能有所差異,但是教師的教學之心要絕對公平和真誠。
二、知識分層
音樂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是有比較多類別的,音樂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名詞,代表了所有值得被人欣賞聆聽和傳唱贊揚的聲音,所以教師的教學也不應(yīng)該總是一成不變的內(nèi)容。在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師的不同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wù),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tài)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小學音樂教師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在教師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初始階段,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為主,讓他們喜愛音樂,所以這時,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就應(yīng)該是輕松愉快的引導(dǎo)。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比較歡快愉悅的音樂視頻,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音樂小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和魅力所在。
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音樂教學后,學生的音樂能力就應(yīng)該得到提升了,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卦黾咏虒W難度。例如讓學生學唱一首具有一定難度的歌曲,或者賞析一段音樂。教師的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更是要讓學生的音樂學科能力得到提升。除了對學生音樂學習階段的分層,教師還可以對音樂本身進行分門別類。教師可以把自己的音樂課堂分為愛國音樂課堂,民族音樂課堂,流行音樂課堂等等。這樣做能給學生的學科學習帶來一個清晰透徹的方向,讓學生明確知道每一堂課的教學主題是什么,自己的課堂學習目標是什么,既給了學生明確的目標,也讓教師自己的課堂變得規(guī)律有序,也就能更準確的制定學科教學方案了。
三、目標分層
做任何事情都應(yīng)該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不例外。前文提到的能力分層和知識分層都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以教師為主觀立場談?wù)摰姆謱臃绞?。而目標分層,則是主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心理為主,以對學生采取的適當教學措施為主。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思考和明確他們學習音樂的目的,也要引導(dǎo)學生學會把音樂運用到生活中。所以提到目標分層,可以分為學習目的類,技能目的類,比賽目的類和興趣目的類等等。只是把音樂學科的學習當作小學學科學習中一部分的學生,教師要盡力讓學生找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就算學生對該門學科沒有更長遠的打算,教師也要讓學生學好當下的音樂知識。教師要為學生的音樂基礎(chǔ)能力培養(yǎng)負責,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對音樂學科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把音樂學科的學習當作學習和增加一項技能的學生,教師就要重在提升該部分學生的音樂技能了。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想要增強歌唱技能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歌唱教學時,可以讓該類學生做領(lǐng)唱或者上臺做教學范例,這樣教師就更加能注意到該類學生的問題,教師才好提出解決措施讓學生加以改正。而遇到有音樂比賽或者文藝競賽時,教師也可以組織班上學生進行專項訓(xùn)練,一對一的教導(dǎo)能快速的找到每一個學生的問題,也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音樂水平。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給學生分配不同的演繹角色,讓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綻放異彩。而對于部分對音樂學科的學習存在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更要用心培養(yǎng),不能打擊了學生對音樂學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难堅摬糠謱W生進行學習示范,并加以評價和鼓勵。目標分層的重要性就在于教師能根據(jù)學生不同的需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策略,有針對性的教學會讓教師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該篇文章對小學音樂教師教學要點進行探討,又以分層式教學法為切入點討論教師具體的切實可行教學措施。分層式教學法的好處就在于避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始終用同一種方法對待同一群學生。分層式教學法具有很強的目標性和針對性,利用這一教學法,教師的教學目的更明確了,教學方法也更多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