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擁有6100萬留守兒童,他們遍布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不同學年,是農(nóng)村教育多年來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而對于教師來說,留守兒童中的學差生群體也是非常常見的,他們長時間成績難以提升且問題頻發(fā),這讓學科教學進程也受到嚴重影響。本文以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為例,簡單談談初中生留守兒童語文學科成績難以提升的具體原因與改進措施。
關鍵詞:留守兒童;初中生;學差生;語文;改進措施
在《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提出了新的課程理念“語文課程應該通過優(yōu)秀的文化熏陶感染來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保證同時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绷羰貎和狈Φ恼沁@樣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這導致許多學差生就在留守兒童群體中產(chǎn)生。長久以來,留守兒童學差生的學科學習成績難以提升,成為班級教育中最棘手的問題,所以文中首先指出他們所存在的自身缺陷,思考提高他們學習成績的有效改進措施。
一、 留守兒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成績難以提升的原因
《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中重點關注了我國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問題,它其中就強調(diào)了要健全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服務機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指導。同時也要重視起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意識與責校園、社會及家庭責任。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為了找到留守兒童學好語文,健康成長,盡量減少學差生的有效途徑,就必須首先指出留守兒童學差生語文學習成績難以提升的原因。
(一) 留守兒童的智力因素
從人格健康成長的角度來講,留守兒童的智力因素不夠健全,無論是智商或是情商方面,由于家庭教育及父母關愛的缺失,他們都存在欠缺。在對部分留守兒童學差生的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許多留守兒童的邏輯推理能力偏差,思維不夠靈活,特別是在進行閱讀教學中就能明顯體會到這一點。比如說由于初中留守兒童學差生由于分析問題相對片面,他們就可能不能很好理解《孫權勸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中孫權與呂蒙之間的關系,孫權為何要勸呂蒙學習等等。這更體現(xiàn)出學生的情商不足,在傳統(tǒng)學習模式中善于死記硬背,卻在思維靈活度方面不夠變通,導致學習困難。
(二) 學習態(tài)度因素
留守兒童的學習態(tài)度是很有問題的,像初中生從小學開始就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所以他們的某些逆反情緒已經(jīng)逐漸形成,平時的學習也不能得到來自父母的輔導和監(jiān)督,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許多學習生活方面的壞習慣。不但在學習中沒有目標也嚴重缺乏自強自立、主動進取的精神,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日常復習做作業(yè)也敷衍了事,所以語文學科成績遲遲無法進步。這種學習態(tài)度方面的惰性導致他們不想學、不愛學。
(三) 學習方法因素
留守兒童大多分布于農(nóng)村地區(qū),農(nóng)村中學的教育沿襲傳統(tǒng)教育模式,在教育思想與教法方面均表現(xiàn)單一,不能為初中留守兒童帶來更豐富的學習模式與學習內(nèi)容,這也就無法形成多樣且正確的學習方法。目前留守兒童特別是學差生第一不會預習,沒有預習習慣;第二不會聽課,經(jīng)常在課上走神或做小動作,甚至干脆沒興趣聽課;第三對于不懂的知識不求甚解,得過且過,長此以往就積累了許多知識盲點,導致學科考試成績無法提高;第四只會死記硬背,對語文學習內(nèi)容理解的少、背的多,沒有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結合上述因素可以看出,留守兒童在初中語文學習中是相當困難的,他們的成績遲遲無法得到提升不僅僅來自家庭,也來自自己,所以初中教師應該思考語文教學的方法創(chuàng)新,幫助他們提高學科學習成績,提出改進措施。
二、 留守兒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成績提升的改進措施
留守兒童學差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遲遲難以提高成績,這說明他們不但沒有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正確的學習技巧、也缺乏親切的人文環(huán)境。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彌補他們,像通過閱讀、作文等不同語文內(nèi)容類型與不同教法來滲透教學情感內(nèi)容與技巧內(nèi)容,實現(xiàn)教法改進,幫助他們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一) 通過閱讀教學塑造留守兒童學差生的健康人格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學科學習的關鍵,也是教師用以培養(yǎng)留守兒童正常情感與健康人格的關鍵途徑。教師應該多讓學生閱讀、朗讀課文,激發(fā)他們?nèi)谌敫星槔首x課文并感同身受,能夠融入課文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即主動參與學習模式。這種教法能夠讓留守兒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認為自己還是依然會受到他人重視的,如此可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他們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背影》一課教學中,教師就要帶入情感,讓學生通過邊朗讀邊思考,或者分多個角色來朗讀課文,讓他們假想自己就是朱自清,自己是如何在課文中感受來自于父親深深的、含蓄不外露的父愛的。通過這樣相對內(nèi)斂的情感滲透過程喚醒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同身受與朱自清一樣遠離父母的心境,進而培養(yǎng)他們努力適應新環(huán)境的人格品質(zhì),學會獨立,化解自己作為留守兒童的尷尬心境。
(二) 通過作文教學塑造培養(yǎng)留守兒童學差生的細膩情感
通過作文教學能夠培養(yǎng)留守兒童學差生的細膩情感,讓他們在寫作中敢于解除自身情感約束,在寫作中敢于表達自己真實的一面。我們都知道,內(nèi)向性格的人不善于語言表達,但有些人卻能夠通過文字、網(wǎng)絡等等來無拘束的表達情感。留守兒童就擁有這樣的共性,所以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點,通過作文教學來引導他們深入學習語文,并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在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的《傅雷家書兩則》教學中,教師首先從理論情感層面講解了作者傅雷作為父親給自己兩個兒子寫信的那種動人的舐犢之情,同時也告訴學生,父親不僅僅是生活中的長輩,也是生活中的朋友、知音?;诖?,教師就希望學生能夠感受作品中傅雷深厚的學養(yǎng)和作為父親所給予孩子真摯的父愛。而教學中教師也會為學生設計作文作業(yè)《我的父親》,讓學生們結合自身對課文的體驗,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來深情表達自己對父親的了解和愛。而教師也會為學生將他們所寫的作文分別寄給他們在外地工作的父親,以此來聯(lián)動學生與自己父親的情感。這樣的作文教學與題目設計也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情。
三、 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留守兒童初中生的語文教學應該是觸動真情的,通過情感滲透與技巧把握相融合來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形成愛學習、會學習的情緒與思維,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科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馮澤民.農(nóng)村中職學校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及解決對策[J].赤子,2018(7):229.
[2]雷小華.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與語文教學[J].新課程·下旬,2017(8):260.
作者簡介:
侯汝金,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望謨縣納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