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夢、我的夢;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今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作為思想教育的陣地之一—學校更是則無旁貸,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主動而適時地弘揚和滲透中華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任。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在完成主要授課任課的同時,尤其在語文課堂中,要抓住一切契機,利用教材中課本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道德涵養(yǎng)和思想滲透,不僅豐富了課堂的內容,而且還使學生德才兼?zhèn)洌】党砷L。例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讓學生查找有關雷鋒的故事和名言警句,制作成手抄報在班級進行交流,并尋找生活中的身邊的活雷鋒事跡。助人為樂,先他人,后自己的優(yōu)秀美德躍然心中。
百善孝為先。中國獨有的群體性的“獨生子”政策使現(xiàn)在成長起來的小皇帝,小公主們經(jīng)常將幾個大人圍著轉,視為理所應當,甚至只知索取,不懂付出。他們已經(jīng)很難懂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深刻含義了。因此,在小學階段我努力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做一個有孝心,懂得感恩的好學生,為學生將來人格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二年級的時候我組織了以“我為爸爸媽媽洗腳”的主題活動。活動之前我在班級做了調查,居然無一人為父母洗過腳,在我提出活動時,班級炸開了鍋,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我沒洗過,怎么洗???”“洗腳多臭啊!”“爸媽讓洗嗎?”于是我耐心地給學生們講,如何事先和父母溝通,如何做準備工作等等。第二天看著學生們發(fā)的爸爸媽媽洗腳時喜極而泣的照片,聽著孩子們的洗腳感想,我為之動容。一個孩子這樣說“以前每天晚上媽媽給我洗腳,我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昨天我第一次給媽媽洗了腳,當我碰到媽媽的腳時,發(fā)現(xiàn)媽媽的腳滿是老繭,一定是走了很多的路磨的,媽媽為了我做了很多,卻從沒說過。媽媽高興的哭了,我想以后要經(jīng)常給媽媽洗腳,就像她給我洗一樣?!币淮涡⌒〉幕顒?,讓我知道一顆孝心的種子已經(jīng)悄悄的埋在了孩子的心中。也必將成為他們人生中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我更期待的是通過這一次活動,能使他們將視線從自己的身上移開,學著去關心父母及其它家人,學著去關注其它生命,進而成長為一個有愛心,肯付出的社會中有用的人。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要得到別人的信任,首先要取信于人。要從小就讓誠信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并茁壯成長。隨著學段的提高,孩子們在小測和考試時陸續(xù)地出現(xiàn)了打小抄的現(xiàn)象。導致出現(xiàn)成績不真實的后果。更嚴重地是他們嘗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學習變得懈怠。接著有的人心理不平衡,開始效仿。學風變差,班風變化的危機擺在眼前。這令我憂心,更令我警醒。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組織了一次“誠信在我心中”的主題演講,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查資料,找材料,尋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在演講中,學生們暢所欲言,擺事實,講道理,從一個個故事中,學生們感到做一個誠實的人的重要性。繼而考風更加端正,一場危機消弭于無形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重視班級教育的同時,我也始終關注著學生的家庭教育,希望合兩股教育力量之合力去為學生的思想大廈的巍然挺立奠基。利用社區(qū)的公益大課堂,我組織家長和孩子一起學國學,講國學,誦國學,讓傳統(tǒng)美德在每個小家庭中開花結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利用假期讓孩子們到敬老院做義工,幫老人們梳頭,講故事,表演節(jié)目,陪著散步等等,看著老人們開心快樂的樣子,孩子們在感受到助人的快樂之時愛老敬老之心油然而生。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參加清除街上小廣告的公益活動,一張張滿是汗水的小臉,一雙雙稚嫩的小手,一把把小巧的鏟子,一塊塊清除下來的廣告紙,能為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做貢獻,孩子們自豪而興奮。奉獻愛心接力一點點,伸出小手,共建我們美麗的家園。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圖書大集的活動,利用學校的平臺組織學生交換自己的舊書,賣出自己看過的或平時不看的,買進自己沒看過的,或直接物對物的等價交換等等。讓學生懂得舊物利用,以及和別人分享的樂趣。同時讓愛心接力,傳遞真情,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每年我都組織學生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捐贈自己的書或文具,并讓學生在書上寫出自己的希望和寄語,和山區(qū)的孩子經(jīng)常書信來往,有許多還交了好朋友。這一活動讓學生們知道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不僅要有小愛,更要有大愛。從小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理想目標。
美德對于個人來說是立身之本,對于民族來說是萬世之源。而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對于每一個從教者來說是不可推卸的責任。針對學生的學齡特點,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來進行德育滲透,使其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端正自己的思想,校準自己的行為,逐漸成長為德智雙全的有長足發(fā)展?jié)摿Φ男滦腿瞬?。當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個為師者都應用智慧和耐心將傳統(tǒng)美德的精髓化為春雨,去呵護祖國的幼苗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