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鳳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熢谛W語文教學中,要想辦法克服各種學習上的困難,把學生學習的欲望調(diào)動出來。在導入新課、教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導入;學習;欲望;日記;興趣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教師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對待學生要多留心一點,多引導、啟發(fā),使學生明白學習目的,努力學習,并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就是“教”學生會“學”。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導語,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欲望。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從內(nèi)心有想學的欲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想辦法把學生的求知欲調(diào)動起來。當學生有了求知的欲調(diào),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有動力,就會愿意學,積極、主動地學。教師在導入新課的時候,要千方百計地想辦法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剛上課的時候,由于課間剛剛休息了,注意力不會一下子集中起來,還容易分散。有的還在想課間與同學玩耍時的高興勁兒,有的在想上一堂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等著自己做,有的學習用具還沒準備好,有的在想下了課該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不采取措施,盡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也許就不會使學生專心致志地投入到語文課的學習中來,在上課時還會東張西望,耍小動作等。
孔子在《述而》中就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上課,不僅沒有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還因在課前沒有充分的準備,上起課來東拉西扯的,抓不住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在上示范課、公開課的過程中,還會感到緊張,事先想好的內(nèi)容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該講的關鍵點也忘了,有的還出現(xiàn)了知識性的錯誤,急急忙忙地結(jié)束了當堂課的教學任務。這樣的結(jié)果是教師昏昏沉沉,學生聽得云里霧里,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好,還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當我上《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問我班的學生去過普格白水河沒有?由于我們新農(nóng)小學隔普格白水河不是很遠,有一部分同學高興地回答去過、去過。我叫我班同學描述一下他們自己各自看到的情景,有的說白水河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就連水里的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也看得見;有的說那里的山很陡,如果爬上去,一不小心摔下來是非常危險的;有的說那里的樹拔地而起、郁郁蔥蔥、高大挺拔……此時此刻,我告訴我們班的學生,白水河的風景與《桂林山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學們愿不愿意學呢?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愿意!就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了。
二、調(diào)動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認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給學生引好“路”,就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切實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并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我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我會認真督查并進行啟發(fā)、引導。我按照學習小組學生做的位子,給學生分組,讓學習小組的學生選表現(xiàn)好、責任心強的同學擔任學習小組的組長,讓小組長發(fā)揮好自己的作用,使開展的小組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會把事先給各個學習小組擬定學習目標分別告訴各個學習小組。如在閱教學時,我一是要求學生會用普通話朗讀。朗讀時分小組讀、同桌讀、個人讀,認清字形、讀準字音,并要讀出真情實感。二是要求學習小組的學生認真理解。閱讀課文的理解十分重要,我指導學生利用學習資料、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的學習來理解。三是要求學生畫一畫。按照閱讀課文的內(nèi)容,我讓學習小組的同學結(jié)合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發(fā)揮聯(lián)想,盡量把課文主要的情景畫出來。這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用簡筆畫簡單畫出來就可以了。學生在小組學習時,教師要讓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學習小組里相互討論,共同交流,把自己的觀點和“發(fā)現(xiàn)”說出來。我們一定要避免那種表面上看到小組合作學習很熱烈,很鬧熱,氣氛也是很好的樣子,但又沒有起到實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小組討論學習后得出的結(jié)論,教師不僅要抓住時機,及時進行評價,還要仔細的分析其中的原因,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所創(chuàng)新,就要抓住時機進行激勵,充分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調(diào)動起來。
三、培養(yǎng)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提起后進生,我們當教師的總是頭疼。我曾聽到過有的教師說,如果班上沒有那幾個后進生該多好,他們有的考幾分,有的考10多分,要給班上的平均成績拉下好多分哦,不是他們就可以拿“縣質(zhì)量”獎了,至少也要拿個“校質(zhì)獎”啊。他們讓我申報職稱的希望也成了泡影......好像有說不完的“牢騷話”。我認為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氣撒在后進生身上,相反,要培養(yǎng)后進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使后進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一般來說,后進生基礎差、底子薄,學習努力不夠,不想學、不愛學,甚至還是被動地學,如何學得好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要培養(yǎng)后進生的自信心,在備課時就要分析他們的心理因素,根據(jù)他們的個性差異來設計教案。在教學時,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不要留給后進生回答,假如教師想要他們試著回答,也要有選擇性的啟發(fā)著提問。也就是說,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把比較簡單的問題讓給后進生回答;如果回答比較難的問題,就要試著進行提示,后進生才有可能回答得起。有的學生明明回答不出來,又怕老師的批評或者同學的嘲笑,當老師一提問,他們總是在舉手,可是抽起來一問,什么都不知道。假如后學生回答正確了,要及時肯定,讓后進生親身體驗到學習語文知識并不那么難,如果后進生有了自信心,專心、認真、仔細、動腦筋地學,肯定會有所進步的,而且是會學得更好。
四、寫日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假如學生能把當天的所見所聞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就不用擔心寫作文沒有素材了。寫觀察日記,對我們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是一種好辦法,因為我班學生很喜歡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觀察不僅培養(yǎng)了我班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學到了不少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自己的日記中,可以把觀察所得及想說的話表達出來,可以寫下自己看見、聽到、想到的,哪怕是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寫進日記中。只要通過一件件小事的記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素材。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普基鎮(zhèn)新農(nóng)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