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熊偉平 楊曉妮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預對運動損傷者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康復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一定的心理干預。結果: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和SCL-90評分在治療前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治療運動損傷患者的過程中,在常規(guī)康復治療的基礎上昂給予一定的心理干預,可以降低負性情緒,減少焦慮與抑郁。
【關鍵詞】心理干預;運動損傷者;負性情緒;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437(2018)04-0027-0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心理干預對運動損傷者負性情緒的影響,通過調(diào)查選取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醫(yī)院就診的90例運動損傷患者,以其作為分析對象,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康復治療,且觀察組進行適當?shù)男睦砀深A,在臨床上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詳情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醫(yī)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因運動而損傷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F(xiàn)根據(jù)入院編號將全部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患者45例,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3.9±9.5)歲;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17~26歲,平均年齡(24.2±9.9)歲。全部患者臨床基本資料經(jīng)過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康復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治療,具體治療如下:
第一,認知治療:采用放松訓練法,來幫助患者減少因疾病所產(chǎn)生的焦慮情緒;重建認知結果,積極的鼓勵患者將內(nèi)心的焦慮與憂郁充分表達出來。護理人員需要充當好聆聽者的角色,耐心的聆聽與積極的溝通,過程中糾正患者消極的情緒與不合理的觀念,幫助其培養(yǎng)內(nèi)在健康的人格,強化自我控制的重要性[1];在專門表象訓練的基礎上,幫助患者找回對于運動技能的自信,逐步恢復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
第二,社會支持:患者自受傷后,在很大一段時間內(nèi)心理會始終處于低潮期,為此患者家屬、朋友需要給予絕對的關心[2],借助談話和暗示等多種方式來對其心理進行適當?shù)妮o助治療,通過對其心理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來樹立康復的信心[2]。
第三,心理平衡訓練:在多種方式的引導下合理誘導患者,確保全身的肌肉與神經(jīng)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放松,如語言暗示法:通過音樂療法,來幫助患者恢復內(nèi)心的平靜,每天下午在患者治療之后,進行音樂放松訓練,可以播放催眠曲,如《馬丁的花園》,指導患者逐漸放松心情,增強潛意識,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第四,合理的情緒宣泄:通過拳擊類項目的適當設置[3],來引導患者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緒,以此有助于負性情緒的有效降低。指導患者掌握一定的放松技巧,以此有助于對過度情緒反應進行有效緩解。如腹式呼吸:口閉合的同時,用鼻進行緩慢的吸氣,胸腔盡量保持不動,想象氣體已經(jīng)到達小腹且充分小腹,吸氣后稍微停頓一下,然后緩慢的呼出氣體,呼吸時保持平靜和放松,每分鐘的呼吸頻率控制在8次以下,每天下午進行,每次15分鐘。
1.3 觀察指標
利用SAS焦慮量表、SDS抑郁量表和SCL-90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取率(%),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x_±s),組間率對比取x2檢驗(或t檢驗),P<0.05具統(tǒng)計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和SCL-90評分在治療前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1和表2。
3 討論
基于普通群體不能充分的認知運動損傷,準備活動的常識也比較缺乏,因此不能有效的保護自己,致使運動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中等程度的慢性磨損性損傷和急性運動損傷,通常多集中發(fā)生在膝部與腰部。一旦發(fā)生病程較長,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恢復,且這種損傷具有明顯的不可逆性。致使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對運動員整個運動的表現(xiàn)和后期運動康復產(chǎn)生很大影響,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極易產(chǎn)生一系列的負性情緒,如焦慮、自責、恐懼、失落、自卑、矛盾以及挫敗等,進而直接降低感知潛在危險的能力。在常規(guī)康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可以幫助傷者明確自身的損傷狀況,基于運動損傷所導致的負性情緒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幫助其樹立康復信心。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和SCL-90評分在治療前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運動損傷患者的過程中,在常規(guī)康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極大的降低負性情緒,避免焦慮與抑郁,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路燕,梁樞.運動損傷心理因素研究綜述及其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
[2]劉麗,石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現(xiàn)狀問題與建議[J].心理科學進展,2012(09).
[3]徐霞.運動損傷與康復中認知評價模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