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蘭 魏秀玲 黃秀孌
膿毒癥是指由于感染引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 病死率高達28%~50%, 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健康[1,2]。EGDT是指在發(fā)病后的6 h內進行治療, 達到復蘇的目標, 從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3]。護理干預措施在EGDT的實施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高質量的護理及監(jiān)測能夠為臨床救治提供有效的指導,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救治[4]。因此, 本研究選取50例膿毒癥且進行EGDT救治的患者, 探究護理干預在EGDT救治中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50例膿毒癥且進行EGDT救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及檢測結果符合美國危重病
協(xié)會和胸科醫(yī)師學會制定的相應標準。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 年齡35~61歲, 平均年齡(42.89±6.81)歲;其中10例患者為重度肺炎, 8例患者為重度胰腺炎, 7例患者為急性膽囊炎;觀察組中男13例, 女12例, 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41.24±7.05)歲;其中12例患者為重度肺炎, 9例患者為重度胰腺炎, 4例患者為急性膽囊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 患者在進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后, 根據醫(yī)生的醫(yī)囑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措施, 控制原發(fā)性感染的繼續(xù)加重, 積極進行體內循環(huán)及容量等配合;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血壓、氧飽和度等指標, 一旦發(fā)現病情惡化及時通知醫(yī)生;記錄患者入院后生命體征的變化及尿量,在必要時及時進行吸氧治療, 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1.2.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 配合EGDT的實施采取“五步護理法”:①增加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 平時教學中注重對EGDT實施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加強護理準確性及應變性;②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包括血壓、體溫及尿量的檢測;③熟悉呼吸機等操作, 保持患者的呼吸順暢, 保證氧供應, 確保呼吸機的無菌性;④保證靜脈置管時的無菌操作, 確保深靜脈置管創(chuàng)口的無菌, 在患者進行翻身等后檢查創(chuàng)面, 確保干燥未脫出;⑤在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護理同時, 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 為患者降解EGDT救治的全過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增加其治療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6 h后的心率、血肌酐、中心靜脈壓、平均動脈壓、血氧分壓、氧合指數及尿量指標生命體征,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結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 護理后6 h, 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血肌酐、中心靜脈壓、平均動脈壓、血氧分壓、氧合指數及尿量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1 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
尿量(ml/h)對照組 25 132.98±41.58135.08±38.756.87±1.75 67.34±9.21 12.98±4.28328.47±40.5848.17±12.07觀察組 25 111.21±33.87a 112.57±32.71a 7.84±1.59a 76.48±10.57a 15.87±3.62a 351.52±39.28a 57.91±15.24a t 2.030 2.219 2.051 3.26 2.578 2.041 2.505 P 0.048 0.031 0.046 0.002 0.013 0.047 0.016組別 例數 心率(次/min)血肌酐(μmol/L)中心靜脈壓(cm H2O)平均動脈壓(mm Hg)血氧分壓(kPa)氧合指數(mm Hg)
2.2 兩組患者護理結局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10例(40.00%)治愈, 15例(60.00%)死亡;觀察組患者中18例(72.00%)治愈, 7例(28.00%)死亡,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95,P=0.023<0.05)。
EGDT治療膿毒血癥是一種重要的早期治療方法, 其能夠迅速糾正患者的血流動力學, 使患者獲得充分的營養(yǎng)供給,并能夠減輕毒素對心臟及血管的損傷, 減輕患者機體的損傷。但據統(tǒng)計, 近年來由于膿毒血癥導致的死亡仍在25%左右,因此, 在進行EGDT治療的同時, 采取護理干預, 對治療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5-7]。
本研究在EGDT治療的同時加強護理干預, 對護理護士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著重培養(yǎng), 加強對EGDT治療過程的熟悉及相關儀器操作的專業(yè)性及準確性, 從而顯著減少EGDT治療的時間, 并減少因操作過程的失誤導致死亡;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測定, 能夠準確掌握患者的身體情況, 在必要時及時采取措施;在加強身體護理的同時, 加強心理護理, 能夠增加患者治療的自信心, 提高護理配合度[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6 h, 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血肌酐、中心靜脈壓、平均動脈壓、血氧分壓、氧合指數及尿量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中10例(40.00%)治愈, 15例(60.00%)死亡;觀察組患者中18例(72.00%)治愈, 7例(28.00%)死亡,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
綜上所述, 膿毒癥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EGDT救治過程中出現的失誤, 改善患者的生命體征, 提高救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