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祺
【摘 要】高校建筑火災事故頻發(fā),是由于歷史因素,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等,校園建筑安全體系的測評對于消防安全保障來說顯得至關重要。本篇以南京某高校為例,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等規(guī)范的標準,建立相應的建筑防火評估體系,對學校的部分建筑物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建筑物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關鍵詞】防火測評;評價指標;安全疏散
一、高校建筑防火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目前,對于高校學生宿舍火災風險評估的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等[1]。但是這樣的評價體系過于復雜,不宜推廣,如何建立一個建筑防火測評體系,使它既有合理性、科學性,也能兼顧易于分析的特點是當務之急。本文主要從建筑因素、安全疏散因素、消防設施因素、人為因素、管理能力因素五大方面制定高校建筑防火評價指標,形成了高校建筑防火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二、評價模式的數(shù)據(jù)處理
通過分別賦予二級指標(Q)具體數(shù)值,可求出一級指標(N)的值,從而得出綜合評價因素(M)的數(shù)值,即為該建筑的最終評價得分[2]。
M=(N1+N2+N3+N4+N5) (式一)
其中:N1=(Q1+…+Q3);N2=(Q4+…+Q7);N3=(Q8+…+Q12);
N4=(Q13+…+Q15);N5=(Q16+…+Q20)。
三、評價模式的評分基礎
高校建筑防火評價指標體系中涵蓋了多項指標,因為這些指標的衡量標準均不相同,因此在綜合對各個建筑進行評價時會帶來影響,所以在進行評分時采用指標量化的準則[3],表1中共有20項具有代表性的判斷項目,每項5分。指標量化準則見表2。
四、測評結果及分析
1、建筑防火測評結果
本文以校園的部分建筑為實例,依據(jù)防火評價指標,首先對各個建筑進行實地勘測,記錄存在問題的相關數(shù)據(jù),結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等規(guī)范的要求,完成建筑本身參數(shù)、安全疏散、消防設施三個方面的測評,然后通過對人群進行消防安全意識問卷調查,考慮人為因素對測評結果的影響,最后綜合學校的消防安全管理現(xiàn)狀,在這個基礎上,采用式一,可以近似得出其綜合防火評價得分結果。
2、對測評結果進行分析
(1)得分在60分以下的建筑,主要是一些老舊建筑,如學生宿舍二棟、三棟、大學生活動中心以及教學樓四,這些建筑本身存在不符合現(xiàn)有規(guī)范之處,同時消防設施配備不齊全,逃生路線指標缺少,人員管理不到位等。
(2)得分在60到80之間的建筑,如學生宿舍七棟、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這些建筑在安全疏散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如擅自封閉安全出口,安全指示燈等損壞等。
(3)得分在80到100之間的建筑,有學生宿舍十五棟、第一餐廳、第二餐廳、第三餐廳、教學樓一、教學樓二、教學樓三,在消防設施上有部分放置不合理、更替不及時。
五、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高?;馂陌l(fā)生的原因及特點的分析,進行實地勘測、問卷調查、現(xiàn)場采訪,得到高校的消防安全方面相關數(shù)據(jù),建立高校防火測評體系,應用到高校建筑的防火評價中,對其消防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以下的改進措施:
(1)高校防火綜合評價模式簡單,易于操作,因此可以廣泛應用,評價內容采用指標量化標準,使評分體系具有客觀性,也能夠概括校園建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但評價模式也存在不足,需要涉及更多的測評指標,使結果更準確等。
(2)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學生宿舍等平時需要控制人員隨意出入的疏散門和設置門禁系統(tǒng)的外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并應在顯著位置設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標識。
(3)對建筑物耐火等級低、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不完善甚至沒有,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識不完善甚至沒有等安全隱患,由于新規(guī)范比舊規(guī)范要求更加嚴格,導致舊建筑不符合現(xiàn)有規(guī)范要求,如學生宿舍二棟、學生宿舍三棟,勤學樓,大學生活動中心等可以進行翻新、改建,及時整改到位。
(4)加強對教職工的消防安全教育,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主要是學校保衛(wèi)部門依靠宣傳報等方式進行,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必要時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學生課堂,與實際操作結合,給予一定學分,不僅能擴大宣傳面,還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火災逃生自救能力。
(5)校園管理方面在貫徹實施上還存在不完善,盡管物業(yè)每天進行檢查,但依然存在滅火器缺失,安全疏散標志損壞,消防設施周圍堆放雜物,更替不及時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改善學校的消防管理機制,落實防火設施設備維護維修等專項經費,排查消防設施是否有效,加強維護工作。
【參考文獻】
[1]高進東.高校學生宿舍火災風險的灰關聯(lián)評估[J].科技導報,2013,31(Z2):94-98.
[2]齊一聰,陳莉,陳宙穎,高校建筑的防火體系安全評價研究——以寧夏大學為例[J].寧夏工程技術,2012(02):177-181.
[3]張村峰,卞奇侃,蔣軍成.基于“事故樹-層次分析法”的高校學生宿舍火災風險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7(1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