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芳
中考語文復習時間緊,內容多,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復習指導,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引領他們搭建起知識框架,實現(xiàn)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這些都至關重要。作為語文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復習教學理念,才能進行高效地復習教學工作,而比較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所謂的比較法就是在復習時,以某一個知識點為聯(lián)系點,把與之有關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比較其異同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聯(lián)系比較,幫助學生分清概念,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獲得規(guī)律性認識,進而提高中考復習效率。
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想和思維的基礎?!?0年代中期,西方比較文化學術的這種新的思維方法逐漸在語文教學中被采用,形成了“比較教學熱”。幾十年來,比較教學法一直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文言考查雖是課外的,但知識點均與課內有關聯(lián),要實踐于課外必先致力于課內。因此課內文言文復習在整個復習中就占據(jù)了重要位置。下面以中考文言文復習為例,談談中考文言文復習中比較法的有效性。
一、以“比較法”有效引導,增強記憶
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文言實詞120個,虛詞10個,且大多數(shù)文言課文需要記誦,識記量非常大,如果按部就班讓學生一篇一篇死記硬背,往往事倍功半。學生也會陷入記憶的沼澤,暫時記住幾個,時間久也會出現(xiàn)遺忘或混淆,此時妙用比較法作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記憶,牢記詞義。復習中,教師可指導學生以詞語為聯(lián)系點,回憶相關內容,通過求異比較加深記憶。如,復習《出師表》“臨崩”的“臨”一詞時,就可引導學生回顧初中階段所學過的帶有“臨”字的相關句子:“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有亭翼然臨于泉上”(《醉翁亭記》)、“臨溪而漁”(《醉翁亭記》)。以本文中的“臨”為聯(lián)系點,進行比較,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進行的記憶是積極主動的,對詞義的理解也就深刻了,記憶自然牢固。
二、以“比較法”有效引導,趣化課堂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边M入初三之后,讀背、做講成為文言文復習課堂的主旋律,時間一長,學生難免感到無味。此時激趣提高復習效率,調動學生積極性必不可少。考慮我們所學課文之間不是孤立的,它們會因人物、主題等形成種種聯(lián)系。復習時如能有效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各種聯(lián)系,讓他們在比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無疑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
以復習“記”為例。在初中文言文的“記”類文章中,從主題,寫法等方面將它們進行比較。學生通過比較認識到,同樣是被貶,政治上的失意使柳宗元寄情山水寫下《小石潭記》,抒發(fā)無法排遣的凄苦之情;而歐陽修寄情山水排遣之余寫下了《醉翁亭記》,則是體現(xiàn)與民同樂的理想;范仲淹則上升到一種忘我的境界,把自己的得失置之度外,寫下《岳陽樓記》抒發(fā)闊大的情懷和先憂后樂的抱負。這三篇“記”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復習時將三篇放在一起,讓學生在比較中思考,能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思維之趣;而在深刻把握主旨后,又無疑會獲得一種理性之趣。同時,聯(lián)系《核舟記》《桃花源記》讓學生再次把握“記”類文體特點。有比較就有鑒別,有鑒別才能深刻認識事物特點,“比較”的運用無疑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讓學生思維更活躍,從而達到有效復習的目的。
三、以“比較法”有效引導,培養(yǎng)思維
大多文言文復習課堂在進行復習時,偏重于字詞的積累,忽略了學生文言解讀能力的提升。課堂復習時,偏重于告知,強調識記。如此,導致學生思維固化,聽課心不在焉,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而此時教師如果能針對考試,給學生尋找恰當?shù)谋容^點,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系比較,可以啟發(fā)學生思維。
如,復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抓住勸諫藝術這一比較點,引導學生探究說話藝術。復習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晏子使楚》《出師表》,將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較。鄒忌推己及人委婉進言;晏子運用類比巧妙回擊;而諸葛亮則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他們的勸諫為什么收效顯著,生活中我們如何合理有效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讓學生真正領悟說話的藝術。通過比較,由此及彼,使學生原先的思維向外擴展發(fā)散,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此學習,不僅易行,而且見效,因為它建立在感知、理解、分析的基礎上。既讓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了文本信息體系,又通過深度思維實現(xiàn)了知識的遷移,同時在比較中通過對信息的加工儲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中考復習中運用比較教學法無疑是適宜的,而且是有效的。從目前看,只要我們在中考復習中善用比較法進行有效引導,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將大量的知識進行梳理,通過比較歸納,構建知識框架,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復習的效率,優(yōu)化學習的效果;從長遠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對學生未來的自主學習將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袁橋初級中學(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