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星
摘 要:自我展示作為自我表達的一種常用方式,但在學校中,部分學生因缺乏自信,自我展示能力也發(fā)生變化,尤其是在體育課中的表達能力較差。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通過體育課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下提高學生自我展示能力的重要性,并為學生在學習共同體下自我展示能力培養(yǎng)提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學生共同體;體育課;自我展示;策略
1“學習共同體”概述
“學習共同體”也被稱為學習社區(qū)、學習聯(lián)合體,作為一種互助學習,屬于團體式,以知識建構與意義協(xié)商為主的學習平臺。學習共同體將個體的學習納入到社會性的學習中,讓教育融入到個人的生活中,利用協(xié)作會話、知識共享等方式發(fā)揮群體動力作用,逐漸完成學習內容。學習共同體,主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應積極主動分享各種學習資源,進行有效的心理交流,逐漸形成自我教育、積極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1]。學習共同體是一種交互式學習方式,由學校班級內的學生組成,并根據(jù)教學目的與形式進行有效編制,在學習中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促進組內學生的全面成長。教師在學習共同體重應發(fā)揮引導作用,指引組內學生認真完成學習任務,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2體育課自我展示能力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新課改下,教學模式已發(fā)生變化,體育教學已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再是教師“填鴨式”的教學,而是以學生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學生主體價值,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展示自我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也可以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掌握體育技能,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體育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在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中獲得良好收獲,增強學習自信心,有效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本課題的研究對象主要為3個班級,50人為一個班級,共150人。并對其發(fā)放150份調查問卷,回收144份,問卷有效率為96%。通過調查問卷所展示的學生自我展示能力狀況如表1所示。
由表1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所有調查的對象中約56.2%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對自我展示具有較高興趣,50%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積極掌握自我展示的基本要領。
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實證研究等方法對150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
在調研過程中,主要的研究方法為調查研究與實地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比較分析法,在使用“學習共同體”前后所呈現(xiàn)的課程效果進行有效比較,從而進一步分析學習共同體對教學效果的影響。過程性研究法,選擇一組個案,分析其歷時性發(fā)展狀況,并嘗試性解釋多種案例中存在的自由變量所影響的因變量,對其進行長時間的跟蹤觀察,逐漸提高本課題的解釋力。
4“學習共同體”在體育課自我展示能力培養(yǎng)效果分析
由于初中生的身體處于成長期,骨骼的硬度較小,肺活量較小,心率較快,耐力差,對運動負荷不能過大,同時也應控制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若不謹慎則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利于身體的成長發(fā)育。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性的應用自我展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中心資源的搜集,與各團體中的其他成員進行資源共享,教師綜合團隊的實際狀況,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然后制定相關的學習目標、計劃與策略,并定期進行監(jiān)控,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良好的學習氛圍[2]。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快樂、舒適的學習共同體中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熱情,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形成自主、快樂的學習習慣。在體育教學中,如初二蹲踞式跳遠的學習中學生自己操作完成,教師只對運動的整個過程給予指導,并監(jiān)控學生認真完成教學內容,并對操作中所出現(xiàn)的運動錯誤進行糾正。這一節(jié)課學習共同體,學生進行自我展示,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蹲踞式跳遠中,團隊組織秩序整齊,學習效果良好。在教學中應用學習共同體模式后,學生對自我展示能力水平的現(xiàn)狀如表2所示。
通過表1、表2的對比得出,運用“學習共同體”模式后,學生對體育課的自我展示活動更加積極主動;且學生也更加注重自我展示要領的掌握。
5“學習共同體”在體育課自我展示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機制
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學習共同體”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通過參與式觀察、非參與式觀察分析學習共同體的如下作用,學習共同體通過項目形式將課程中各模塊設計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課程知識,轉化知識內化為自我能力[3]。課堂上應用學習共同體,在教師引導下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到體育課堂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我展示能力。教學活動中應用學習共同體,學習中貫穿思想教育與專業(yè)教育,在交互式學習中讓學生意識到團隊概念,逐漸養(yǎng)成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體育課堂上應用學習共同體,在教師引導下使得學生具備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刺激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自我展示能力。學習共同體將體育課堂上的各模塊設計進行實踐性操作,通過項目方式結合培養(yǎng)目標,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樹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但在學習共同體的具體操作中,應與教學內容進行密切聯(lián)合,在課程內容基礎上設計學習共同體,有效保障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凱.構建“專業(yè)學習共同體”,促進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探索,2010,12(11):112-113.
[2]徐東.淺析學習共同體建設對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作用[J].教師,2014,24(34):48-49.
[3]王建軍,趙本華,夏慶賓.基于學習共同體的高校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策略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09,31(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