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軍
摘要:當今的小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基本上的有求必應,對學生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比較欠缺。在就是現(xiàn)在孩子比較少,家長對孩子比較寵愛甚至是溺愛,學生的自我意識比較濃,凡是總是為自我為中心,他們?nèi)狈ν瑢W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可是在當今的社會中,和以往的社會關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個人的力量顯得薄弱,微小。而需要的是團隊精神和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展,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適應時代的進步。同樣小學語文的學習更是如此,同學之間的團結(jié)合作會使我們的學習效率提高,使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4-0250-01
語文是學好其他任何科目的基礎,語文學的怎么樣,會關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會涉及到你以后走上社會后的人際交往和語言的溝通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課題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合作式教學的課程的基本形式,在課堂上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他們會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可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去,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本人就根據(jù)的自己教學經(jīng)歷來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1.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意義?
1.1 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在小學課堂上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學習最為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具體而言,一方面,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有“要我學”轉(zhuǎn)化為“我要學”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學習,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增強了師生間的關系,之外,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使學生學習效率和合作能力都得到相應的提升。
1.2 使學生在教學中占據(jù)主體地位。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僅僅被當做一個知識的容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理解也不徹底,合作學習的引進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瓶頸,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多優(yōu)勢。首先是角色的轉(zhuǎn)化,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中,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就是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期間,學生之間必不可少的要進行交流和接觸,在長時間的交流和接觸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關系。第三,可以增強全體意識,為了不給小組拖后腿,學生就會嚴格要求自己,在久而久之中,增強全體意識。
1.3 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水平。還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的綜合水平。針對于合作學習模式而言,它不只是包括小組之間合作,之外,還包括學生自身觀點的表達、小組內(nèi)部的評論以及評價等等,尤其是自身觀點的表達這一點,對學生思想的生成,甚至是三觀的形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對良好的班風和校風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積極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教室的學習氛圍更加和諧,進而促進全校范圍內(nèi)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去,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發(fā)展,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更加完善。之外,在交流中,學生可以自覺的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使學生的探究能力也顯著的提升。
2.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對于小組語文教學當中的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筆者通過總結(jié)歸納,認為對于教師而言,應著重注意分組的科學性,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教師也要做好引導工作,并且在課后應做好教學評價工作。
2.1 教師要加強分組的科學性。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通過相互合作。基于這一原因,從全班同學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是基礎工作。這一工作的完成依賴于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仔細觀察。例如學生能力好的帶動學習能力差的,積極好動、較為活躍的同學要和安靜的同學分在一組。但是在以好帶壞的同時,也要控制好力度,組內(nèi)同學之間的學習能力不易相差過大。在小組人員的配置上也要嚴格把控,分組過少,組內(nèi)成員過多,在小組進行討論的同時就會出現(xiàn)教學“跑題的現(xiàn)象”,分組過多,老師不能對小組進行一一指導,也起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一般而言,組內(nèi)成員控制在4到6人為最好。
2.2 合作學習過程。在利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兩點:其一,教師應制定好合作學習主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學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還有所欠缺,如果一味的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進行自由學習,不僅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為此在進行開發(fā)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制定好相應的學習主題,,讓學生以此為中心進行展開討論,但是對于那些在討論中跑題,偏題的同學,教師不能訓斥,而要進行說服教育,并給予一定的鼓勵,進而激起其探求知識的心理。其二,就是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某一的角度講,合作學習的過程,就是師生交流、同學交流的過程。要想和學生多交流,首先要融入小組討論中去,一方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還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這一過程,不僅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也會使學生的視野更為開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也相應的提升。
2.3 合作學習后的教學評價。進行教學評價的目的有二,一是教師的教學自檢,二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僅要看個體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外,還要對小組的整體效果進行評價。對于個體學生進行檢查時注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查,在對小組進行評價時主要看其整體的學習效果,進而檢查學生團結(jié)合作的能力。除了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之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將逐漸被淘汰。以合作學習模式為代代表的教學模式將成為教學的主要模式。利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極大的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以上便構(gòu)成筆者在本文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