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化發(fā)展,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傳統(tǒng)地理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地理教學的需求。將GIS技術有效地引入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其輔助作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诖?,文章將GIS技術作為研究重點,闡述將其引入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嘗試,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 GIS技術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GIS技術在我國發(fā)展時間步長,而且引入地理教學的效果也差強人意,較之于發(fā)達國家仍處于探索階段。在地理教學中融入GIS技術并沒有將輔助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出來,甚至影響了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深入研究GIS技術并對該技術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不足之處進行改善,有效地增強GIS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一、GIS技術概述
GIS技術也被稱之為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主要借助計算機操作空間數(shù)據(jù)并分析,以保證為研究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與導向,屬于全新的技術系統(tǒng)。其中,地理信息系統(tǒng)應用功能十分廣泛,特別是制作地圖與處理空間數(shù)據(jù)方面,都需要對GIS技術進行應用完成操作[1]。
將GIS技術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能夠和高中地理圖表信息有效地結合,并以可視化方式向學生展示相關內容。特別是在分析氣候與地形等相關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對GIS技術的應用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予以全面激發(fā),使其課堂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并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更加感興趣。
二、GIS技術引入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必要性
受到應試教育影響,不管是教師亦或是學生,并未給予高中地理應有的重視,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語數(shù)外三門主要科目方面。為此,在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僅僅知識借助死記硬背與機械訓練的方式,不利于學生地理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提升,嚴重影響了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三、GIS技術引入高中地理教學的運用
1.對學生地理要素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
地圖識別與分析是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然而傳統(tǒng)平面式地圖雖然可以簡單地分清楚方向,但是難以保證學生對地圖表達涵義形成正確地理解。將GIS技術應用于其中,即可借助三維立體圖像形式將空間分布特征展現(xiàn)出來,真實性更加突出,方便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以河谷地區(qū)地形地勢的分析與研究,通過對GIS技術的應用,即可對所有等高線在實際地形當中所代表的涵義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以保證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強化記憶的效果,在地理要素掌握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
2.促進地理事物環(huán)境分析教學
將GIS技術引入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地理事物對周邊地區(qū)產生的影響直觀顯示出來,確保環(huán)境分析教學效果得以全面強化。其中,在講解黃河流域的過程中,進一步分析沿岸區(qū)域大中型城市的分布格局,即可了解到河流對人類生產活動以及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對學生地理問題理性分析能力予以全面培養(yǎng),使其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不斷提升[2]。
3.直觀顯示地理事物形態(tài)變化
GIS技術主要是對現(xiàn)代設備與先進技術的應用,直觀表現(xiàn)出地理事物的復雜變化,使得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記憶地理知識,增強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其中,開展地殼變動教學的過程中,即可將GIS技術與其他多媒體設備予以綜合利用,清晰展示地殼緩慢變動的狀態(tài),保證學生可以切實地觀察到地殼變動所帶來的變化,深入認知相關的地理事物,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4.強化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力度
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始終是重難點,正是因為其知識的繁雜性與枯燥性,所以學生很難積極地學習并記憶。將GIS技術引入其中,借助數(shù)據(jù)庫全面優(yōu)化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通過直觀形式予以表現(xiàn),能夠有效地增強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以及分析的快捷性,降低理解的難度。其中,在分析某地區(qū)的年平均降水量的過程中,即可借助GIS技術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功能,在短時間內借助波狀圖亦或是柱狀圖顯示變化趨勢,以保證學生能夠直觀了解降水量變化的趨勢,促進分析與應用工作的開展。
四、GIS技術引入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應用實例
貫徹落實高中地理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GIS技術引入其中,有效地分析并處理部分地理景觀與地理事物,通過直觀形式向學生展現(xiàn)相關知識內容,進而獲取理想的地理教學效果。以下將以Arc GIS軟件為例,闡述GIS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案例的具體設計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對中國疆域、交通、河流和湖泊等相關的地理知識。部分學生可能了解中國的省份,但是對各省級行政區(qū)域輪廓的概念并不清晰,也尚未了解鐵路走向與河流形狀、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學生機械記憶相關知識內容,會消耗大量的時間且效率不高。而將GIS技術引入其中,并實現(xiàn)地圖疊加。即可向學生呈現(xiàn)出完整的地理知識,便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并對其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予以全面培養(yǎng),最終獲取理想的學習效果。
2.圖層的操作分析
借助Arc GIS軟件可以抽調出中國行政區(qū)劃圖、交通圖以及河流湖泊圖。其中,行政區(qū)劃圖就是中國地圖,并不具備各省份輪廓與顏色,而且省份的名稱也無從知曉[3]。但是借助GIS軟件就可以直觀且清晰地表現(xiàn)出各個省份位置以及輪廓名稱。而交通圖和河流湖泊圖,則需要事先抽調出中國重要交通干線與河流湖泊的位置,借助GIS軟件展開深入地分析與處理,并且疊加中國輪廓土層、交通、河流湖泊圖層。
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應要求學生自主練習,對其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深入了解多樣化的地理信息內容,不斷提高其素養(yǎng)水平。在此基礎上,學生即可正確認識GIS技術的作用,使其地理學科學習的興趣得以激發(fā)。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已經逐漸發(fā)展成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其中,GIS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也愈加明顯,實際應用的效果也十分理想。為此,在未來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引入GIS技術,并注重引入的適度性,以保證GIS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彰顯。
參考文獻
[1]王波,陳友飛.淺析GIS技術輔助高中地理教學應用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8):39-40,41.
[2]趙小華.GIS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6(9):33.
[3]劉禹彤.地理信息技術3S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城市地理,2015(8):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