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璇萍
【摘 要】漢字的學習是語文的基礎。在小學語文中,字理識字教學是非常關鍵的,充分考慮漢字的特點,即依據(jù)字理進行識字教學,能讓學生快速形象地識記漢字,且能領悟漢字蘊涵的文化內(nèi)涵。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嘗試提出解決方法,旨在促進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其《關于當前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談及識字教學時指出:“應充分考慮漢字的特點,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不過在實際教學中,字理識字教學依舊存在不少的問題。老師應該對字理識字教學更加重視起來,這樣才能讓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一、小學字理識字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陳舊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字理識字教學還存在不少的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在字理識字教學上老師缺乏合適的教學方法,沿用的都是過于傳統(tǒng)的方式,最典型就是讓學生對漢字死記硬背,不僅效率事倍功半,而且學生也會對漢字學習產(chǎn)生厭煩。
2.學生學習負擔過重
我國的漢字數(shù)量非常多,其中蘊含的意思更是耐人尋味,小學生面對這么多的漢字學習,必然會產(chǎn)生不小的壓力?,F(xiàn)在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讓學生對漢字進行單調(diào)的記憶,對漢字教學中的樂趣和關聯(lián)性并不探究。這樣繁重的學習任務會對學生的記憶力造成不良的影響,而且學生也會因為學習壓力過重對漢字學習的興趣降低。
二、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
語文教學中字理識字不僅要結合整體課文的語境進行記憶,還需要剝離開來單獨加強字音字形含義的區(qū)分理解,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創(chuàng)設不同的識字策略。
1.創(chuàng)建識字教學情境
字理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關鍵基礎,小學生對漢字第一印象的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小學生容易被分散注意力,老師在字理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所以,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情景氛圍的識字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互動中更加輕松,更加樂于自主地學習思考,能夠從中找到參與學習的樂趣,對漢字的學習也會更感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漢字產(chǎn)生了興趣,自然會更加自主地投入字理識字教學中,這樣教學效率自然會提高。
比如字串“泡、飽、跑、抱、袍、炮”,這些屬于諧音字,且字的右部分同為“包”,在讀音和外形上都是相似的,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混淆。為了便于學生區(qū)別和識記,可以通過“有水把茶泡,有飯能吃飽。有足快快跑,有手輕輕抱。有衣穿長袍,有火放鞭炮。”這幾句兒歌一樣的形式,將幾個漢字不同的讀音、字形以及含義都展現(xiàn)起來,而且閱讀起來也不顯得乏味,非常的流暢順口,對于學生字理識字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在漢字的教學中,老師不能只是用一種方法教導整體學生,而是要根據(jù)個別學生的不同,采用更為豐富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合適的指導。
可以采用將內(nèi)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集中在一個專題,比如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生活用品,如凳子、椅子、桌子等,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從生活的具體事物對這個類別的漢字進行深入的學習探究,讓學生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這些生活用品聯(lián)想到漢字,印象更為直觀深刻。這樣不僅從漢字中學到了生活的經(jīng)驗,還能從漢字的學習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漢字的學習應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主要還是運用在語言當中,脫離了語言,漢字很難產(chǎn)生完整的意思。所以在教學時也可以將漢字的識字教學放置在相應和語境中,讓學生結合語境學習漢字,讓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比如“的、地、得”這三個字,很多學生對這三個漢字缺乏區(qū)分,經(jīng)常用錯。需要經(jīng)常放在例句中,在讀和運用中進行區(qū)分。當然這樣的做法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也會讓學生把漢字的印象局限在單調(diào)的語境中。
還有,很多學生在整篇文章能夠熟練背誦,但是當針對其中某個具體的漢字,因為缺乏語境,學生就認不出來了。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把學生易忘的字單獨提取出來,可以利用漢字字理演變、編字謎等方法來加強識字。
3.豐富識字教學的手段
為了讓字理識字教學充滿趣味性,老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采用更為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在輕松與樂趣中學習漢字,使字理識字教學的效率能夠得到提升。
識字教學的手段豐富多樣,可以把讀音、字形、意思相近的一類漢字匯聚起來,讓學生能夠分門別類有重點地學習,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漢字的了解更為全面清晰,學生在記憶理解的時候不僅會對單個漢字深刻,還能聯(lián)想到相近的漢字,讓學生自己思考學習將會更加高效。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漢字的讀音字形意思,通過畫面想象,故事改編等方式對漢字進行改造;對于關于自然環(huán)境的漢字,可以引導學生畫出一幅幅生動的自然山河。另外,也可以將漢字編成腦筋急轉(zhuǎn)彎兒歌等游戲的方式加強記憶。比如“?!边@個字,就可以拆開理解,左邊的三點水就像是一滴滴形象生動的水滴,右邊的每這個字則是說明大海是由一滴滴的水匯聚而成的,這樣漢字就變得更為生動,對學生理解區(qū)分有著不小的幫助。
小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正是最強的時候,這個階段字理識字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學生能否自第一印象對漢字有個豐富正確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應重視字理識字的教學,通過合理的方法和豐富的教學方式展開字理識字教學,夯實學生的漢字基礎,既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樂趣和魅力,更進一步推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伍桂玲.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3):166
[2]汪詩宇.小學低年級字理識字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