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作為一種危害極大的慢性疾病,及時對患者血糖、血壓等危險因素進行控制是降低疾病損害的關鍵[1]。本文分析了個性化健康管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為改善患者血糖,預防和降低2型糖尿病疾病并發(fā)癥提供更加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空腹血糖及胰島功能檢查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4例,患者。觀察組中,28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35~73歲,平均年齡為(47.34±5.63)歲;患者病程為1~11年,平均病程為(6.36±2.53)年。對照組中,3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32~74歲,平均年齡為(47.35±5.36)歲;患者病程為2~10年,平均病程為(6.42±2.2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健康管理干預。(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要調(diào)查患者對2型糖尿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并結(jié)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健康需求,通過面對面交流、發(fā)放疾病宣傳手冊,播放多媒體視頻等方式幫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疾病,正視疾病[2-3]。(2)心理疏導。2型糖尿病作為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治療周期漫長,患者易產(chǎn)生害怕、焦慮、悲觀、自我否認等心理障礙[4]。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認識到通過對癥治療,及調(diào)整生活方式,疾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改善的,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3)生活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認識到控制不良后果及其控制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及觀察病情的意識,掌握正確的自我監(jiān)測血糖、注射胰島素以及識別和預防低血糖的方法[5-6]。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及行為予以合理的建議和指導,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加重。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化健康管理干預[7]。
觀察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組別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觀察組(n=54) 6.13±1.42 9.03±1.45 6.37±1.42對照組(n=54) 7.85±1.64 11.83±1.64 7.75±1.35 t值 5.8264 9.3992 5.1757 P值 <0.05 <0.05 <0.05
健康管理則是對群體或者個人的健康情況予以監(jiān)測、分析以及評估,并對其提供指導以及咨詢,干預健康危險因素。健康管理屬于前瞻性服務模式,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投入小但存在較大的健康收益,為此提升了醫(yī)療服務效益。糖尿病屬于終身疾病,單純依靠藥物實施治療并無顯著的控制效果。本次研究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后,獲取了顯著的療效。經(jīng)過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和生活干預指導后,有助于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說明此模式可協(xié)助患者創(chuàng)建健康生活習慣,控制糖尿病危險因素,延緩病情的發(fā)展,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2型糖尿病作為常見疾病,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血糖如未得到有效控制,極容易發(fā)生各種感染,加重糖代謝紊亂,引發(fā)心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失眠及截肢等并發(fā)癥[8-9],甚至增加該疾病的死亡率,危害極大。有報道指出[10-12],個性化健康管理對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指標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這一觀點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明顯更加理想。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個性化健康管理干預對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損害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既可以控制血糖,還可以預防和避免疾病并發(fā)癥,預后效果更具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