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猛
【摘 要】現(xiàn)階段,國內正在進行有關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改革。由于信息技術課程在理論研究、構造、教學實踐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夠成熟,因此,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前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旨在提高高中生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239-01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對信息技術觀念認識不足。
學生一般認為信息技術就是計算機,計算機給學生的直觀印象就是網(wǎng)絡娛樂活動的載體。教師在課上認真講解課程時,學生常在下面玩游戲看電影,這些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不僅影響到教師的講課情緒,也會影響其他想認真學習的學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進行了不聯(lián)網(wǎng)方式教學。這樣不利于教師搜索一些教學素材,影響教師講課內容的豐富程度,導致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不足,影響了教學質量。
2.教學設備落后。
近幾年我國社會信息化水平逐漸提高,使得計算機逐漸普及到各個行業(yè),而國內家庭計算機的擁有率也隨之增加。相比之下,校內的計算機配置明顯低于家庭計算機的配置,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另外,很多學校僅有兩三間機房,而開設計算機課程的班級較多,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一機多人的情況,且計算機的配置普遍較低運行速度較為緩慢,極大程度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
3.教材內容嚴重滯后,時代感不強。
因為世界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大量的新技術不斷被開發(fā),大量新設備被廣泛使用,這是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有利因素。但是因為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選編是一個系統(tǒng)、復雜的過程,導致教學內容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相比嚴重滯后,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及科學技術進步的步伐,同時代嚴重脫節(jié),導致學生在學習了教材中的知識之后,有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有效運用,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受挫。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對策和措施
1.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信息技術。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信息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計算機,它不是上網(wǎng)看電視打游戲的載體,而是讓學生學習交流查閱資料的平臺。它是理論與實踐結合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是人們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學科一樣重要。學習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學生應該正確對待這門課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是學習知識的海洋,也是可以毀滅我們的利刃。因此應該提高自身素質自覺抵制網(wǎng)上的不良誘惑。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能力。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引導學生高效率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
2.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
我國現(xiàn)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還沒有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因此大部分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投入不足,這使得學校的教學設備相對落后,無法滿足教學需要,而課標中明確指出,通過對高中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會各界的力量對教育資源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同時加強學校的基礎社會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良好的學習條件。學校應盡快落實課標中的具體內容,為學生提供適合學習的硬件設施,以保證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順利進行。
3.不斷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寬度,實現(xiàn)課內與課外的和諧統(tǒng)一。
想要實現(xiàn)高中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有效提高,僅靠課內的學習和教材中包含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不斷拓展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內容,將課內學習同課外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更大發(fā)展與提高,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度發(fā)展。例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整體性的教學,學生沒有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教學效率自然低下。我們可以采取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之后向全體同學展示。這種教學方法大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4.改進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教學屬于新時代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仔細研讀課程指導的一些綱領性文件,把控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同時學習西方先進教學理念,適當?shù)匾胍恍┪鞣降慕虒W方式。例如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研發(fā)的WebQuest 課程,其通過類似于“腳手架”的模式,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研究思考,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和現(xiàn)代教育模式的橋梁。這樣的教學模式就非常適合高中生現(xiàn)階段在信息技術課上開展探究式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構建全新的教學構架,不能一味地將教材當中的內容搬運到課堂當中,需要將總體內容按照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分成一個個小目標,讓學生分階段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Excel 的基本操作”時,教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將 Excel 的界面介紹和功能按鍵方面的介紹直接省略了,其實這樣是不合理的。學生需要通過功能按鍵上的信息對 Excel 的功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師應將整體的教學目標分成一個個小目標,讓教學過程“慢下來”。首先讓學生了解菜單欄里的一系列專業(yè)名詞,再了解公式函數(shù)的輸入方式,最后再安排做題環(huán)節(jié)。這樣一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再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喜歡玩游戲的特點,借用一些健康益智類的游戲軟件輔助自己的教學,并且將游戲軟件當中蘊含的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揭示給學生,如指導學生玩《三國演義》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游戲讓學生了解三國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關云長的忠勇仁義、孔明表現(xiàn)出來的神機妙算等,在游戲當中學生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還了解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成功地激發(fā)了高中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求知欲望。并且,在游戲當中,學生見識到千變萬化的游戲界面,并且能夠熟練掌握各種類型軟件、界面的操作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各種不同“界面元素”進行點撥、分析、歸納,并順勢進行總結,學生的操作經(jīng)驗在游戲當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也被充分激發(fā)出來。三、結束語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是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教學課堂,更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課堂,同時也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課堂。為此,在構建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性和高效性的過程中,應當通過貫徹落實教學新理念、改進與優(yōu)化教法與學法、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等策略和措施,達到不斷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國平.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No.37909:209-210.
[2]馮萍.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6,No.32911:40.
[3]岳冬梅.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善路徑[J].電腦迷,2017,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