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龍
摘 要: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不斷地摸索才能夠真正領悟掌握。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問題;對策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在中學階段已經(jīng)基本普及。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當也不斷地變化發(fā)展,緊隨時代的發(fā)展步伐。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其他課堂教學相比起步比較晚,發(fā)展速度快。但是在中學信息技術發(fā)展中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教育體系,致使許多學校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重視不夠,常常將其作為一門輔助性課程,給予的時間也是最少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教學設施投資不足,致使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不斷地摸索才能夠真正領悟掌握。當前許多中學在教學設備投入方面存在缺陷,相關硬件和軟件建設上滯后,不能做到一生一機,加之許多學校教學設備陳舊,沒能夠及時換新,有的學校網(wǎng)絡建設滯后,許多機房連最基本的網(wǎng)絡也不能夠滿足。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使理論與實踐出現(xiàn)脫節(jié),信息技術教學成了“紙上談兵”,毫無實效可言。
(二)教學內容陳舊,教學課時分配不合理。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發(fā)展速度比較快的課程,教材的編排和教學內容能否及時更新直接關系到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當前許多中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陳舊,教學課時分配不合理現(xiàn)象。信息技術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而教學內容卻一直延續(xù)先前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在教學課時分配方面,許多學校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重視不夠,對其安排的教學課時比較少,尤其在理論課和實踐課分配方面,由于存在硬件設施投入不足的問題,實踐課通常非常少,枯燥的理論課程教學,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
(三)信息技術教材內容設置不合理。高中很多信息技術教材側重于講解某些軟件操作的具體步驟,但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仍然得不到幫助和解決。學生在上信息技術課時興趣較低,認為內容過于枯燥和簡單,教學效率較低。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充分重視起來,學生們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信息技術。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操作相關軟件時,講解內容非常死板,使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和接受。在教學中,教師對教材和學生基礎相互脫節(jié)的問題沒有充分重視起來。
二、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
(一)加大投入,完善中學信息技術的相關硬件設施
信息技術教學離不開相關的硬件配套設施,如果單純講解理論,那么這么課程就沒有開設的必要。針對當前許多中學存在的硬件設施建設落后的問題,筆者認為學校應當合理平衡教學經(jīng)費投入,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面,一定要完善相關的硬件設施,比如說學校的機房要及時更進,設備要及時更新,要確保能夠做到一生一機。因此,信息技術課程的特性就決定了它脫離不了相應的硬件設備設施。
(二)注重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和教材選擇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發(fā)展比較快的課程,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對教學內容和教材的選擇不能過去拘泥于傳統(tǒng),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選擇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的教材。在案例選擇方面,要選取學生們比較熟悉和容易接受的相關知識。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和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角度來選擇教材和教學內容是推進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只有具有前沿性的教材才能夠緊隨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才能夠使學習有所裨益。
(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要從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入手。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的設計上下工夫,引人入勝的開題,開放自主、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是引發(fā)學生直接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信息技術教學是視聽合一、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形象生動的畫面、生動逼真的情境、悅耳美妙的音樂、妙趣益智的游戲,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學會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會學、愿學和樂學。
(四)采用“任務驅動”與“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呈現(xiàn)“任務”時,要把“任務”美化得新奇、鮮明,讓學生感到計算機本身的無所不能,進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求知的興趣和動機。分層教學是結合學生的情況,在教學中按學生的基礎分別給出不同層次的任務,讓學有實力的學生完成較為困難的任務,一般的學生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感到困難的學生完成較為簡單的任務,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學,各有提高,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層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的表現(xiàn)是:組成小組的成員強弱結合,這也和學校的機器設備和條件有限有關,不過卻很有效果。以小組為單位選舉“小專家”,“小專家”可以將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fā)現(xiàn)的信息和學習材料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共享。學生之間為了達到小組學習的目標,相互之間可以采用討論、指導等形式對問題進行充分論證,以掌握學習內容。
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探索性、多樣性等許多特點。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理念,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協(xié)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手段作為終生學習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