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
摘要:小學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可顯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既能夠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也可拓寬其閱讀視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進行了簡要論述,重點探討了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使之學會求知,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是新課程標準的一項基本理念[1]。而課外閱讀則是課外語文活動中,十分普遍的一種形式,同時也非常重要,其有效延伸了課內閱讀,在閱讀能力訓練發(fā)揮了重要作用?,F階段,課外閱讀雖得到了重視,但質量卻并不高。筆者認為,要想讓孩子的閱讀量更豐富,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就需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積極發(fā)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受益終身。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一)課外閱讀興趣不強
筆者通過調查本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均對課外閱讀興趣并不高。喜歡閱讀的學生,對書籍的渴望就如蜜蜂見到花朵一般,但不感興趣的學生,即使書籍就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愿意去翻閱。因此,筆者認為阻礙學生進行閱讀的一項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閱讀興趣。
(二)課外閱讀時間不足
如今,小學生既要將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同時還要上很多輔導班,如此一來,學生的時間就明顯不夠用,且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因此,便會造成學生的閱讀時間非常少,甚至沒有時間閱讀。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也不重視,認為孩子只要搞好學習即可,想讓孩子將時間用在一些更有用的事情上,對于閱讀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大多數家長并不認同。
(三)課外閱讀方法不當
雖然大多數學生均進行了課外閱讀,但速度較慢,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此時諸多學生便想要放棄,而如果家長再不堅持,那么學生就會將課外閱讀徹底放棄。而學生學習方法的錯誤以及家長的不科學指導是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放棄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這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不負責。不論做什么事均要堅持,想法設法解決困難,放棄很簡單,但卻會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學習。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習慣
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提供了充足的動力給學生,使之主動閱讀。只有當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后,方可主要進行課外閱讀。閱讀是“無我的回響交流過程”,在讀者真正進入到書本中后,方可對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真諦予以真切體會。所以,教師應積極思考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進而達到快樂閱讀的目的。
1.選擇與學生身心特點相符的書籍組織閱讀
因為低年級的學生還未認識較多的生字,所以可將寓言、故事等半圖半字的書籍作為其主要閱讀內容。此種類型的課外書能夠以直觀的圖像取代抽象的文字,讓學生通過圖片理解內容,簡單易懂,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相符[2]。隨著學生進入中年級,就可嘗試讀一些優(yōu)美詩文與敘述性作品。而諸如一些淺近的議論文、文言文以及科技作品等可作為高年級的主要閱讀內容。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已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與生活激烈,所以要嘗試利用這些來將作品讀懂,享受閱讀后的快樂。
2.提供充足的空間,讓學生自由閱讀,自由選擇想看的書
閱讀需要空間,學生需要自由選擇權。簡而言之就是學生想讀什么、讀的方式均由其自己決定。我們盡量不要束縛學生,讓學生享有充分的權利,選擇自己喜歡讀物,如此閱讀既對學生個性化的形成十分有利,也能夠幫助他們攝入更多的知識。
3.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
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不僅要多閱讀書本,更應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以將學生的閱讀興趣給進一步激發(fā)出來[3]。比如,我們可開展課外閱讀演講活動又或是朗讀擂臺賽,形式不拘泥于一種,可是班隊,也可是講故事的,另外也可采取表演的形式把所讀的故事給展現出來。
(二)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采用卡片助讀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設計豐富多樣的閱讀卡片,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有序可循,具有明確的方向,并慢慢將閱讀一般方法掌握。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可要求他們在一篇文章讀完后,記錄下點滴收獲,做到一篇一得,內容可為幾個標點符號的用法、可是幾個優(yōu)美的字詞,也可是新認識的生字。而在升入中高年級后,則需慢慢將閱讀要求,在閱讀后放手,使之自由抒發(fā)感想,不對寫的內容做過多的要求,既可以是學法領悟,思想收獲,也可為人物評價等。
2.采用多角色助讀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讓就是尋找合作伙伴,多角色幫助閱讀。學生可在閱讀過程中尋找自己的伙伴,同桌、朋友、甚至父母均可。按照不同的內容與題材,可扮演多種角色深入理解內容。在閱讀一些童話故事時,便可扮演小導演一角,按照自己的創(chuàng)意,編排出多個小節(jié)目;有時,學生也可充當小老師角色,向幾個小伙伴或家長講述你所閱讀過的故事;另外也可擔任小評委,向同學們推薦你看過的詩歌、童謠,并在之后開一個朗誦會。雖然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并不可能做到十分完美,但卻將個性與活力注入了課外閱讀這片天地,使之趣味性增強。
(三)建立激勵機制,給孩子搭建展現平臺
1.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享受到課外閱讀的快樂
比如,在對《草船借箭》一文進行教學時,提供了展現的舞臺給課外閱讀了《三國演義》的學生。他們在對文中的人物進行分析時,有理有據,將其課外閱讀的成果給充分展示了出來,讓其它同學刮目相看,進而將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給激發(fā)了出來。
2.展示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生更大的閱讀欲望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而因為小學生不具備成熟的心理,難以長期堅持,所以就需要教師將其閱讀積極性給電動起來,多為學生提供平臺展現,比如開展朗誦比賽、讀書經驗交流會、讀書心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施展才能。只要學生獲得游戲或比賽的成功,就可以得到全班同學的掌聲以及老師、家長的獎勵。如此一來,就會大大增強學生的閱讀愿望,使之主動遨游在書的海洋之中,對祖國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欣賞,對奧妙無窮的大千世界展開積極探索。
結語:總而言之,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既讓學生的文化底蘊變得更加厚實,且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拓寬了其視野,同時也促進了其閱讀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讀書品質,對其高尚的情操予以陶冶。就如植物離不開陽光、水分與空氣一般,閱讀對學生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的一生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源。
參考文獻:
[1]李虹霞.淺議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45+60.
[2]吳里.淺談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9.
[3]賈叢榮.小學生(高段)課外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