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波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人們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音樂作為綜合素質的一種,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初中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初中音樂教學能夠奠定學生的音樂基礎。本文將對初中音樂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1.前言
當前,音樂多元化的背景下,給初中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初中音樂教學面臨這變革,教師要充分把握機會,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2.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是初中音樂課程教學的生命力,意味著初中音樂教學應從初中和教師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不同層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初中音樂作品。學生應該提交自己的教學要求,不應該一概而論。因此筆者通過認真分析和大量調查,根據(jù)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大致分為三類。
2.1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
要牢固把握理論知識的基本原理,適當深化初中音樂班學習,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jīng)驗,增強自我意識,合理加強綜合訓練。
2.2學習成績中游的學生
要抓好基礎知識教育,注重基礎知識學習,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音樂課。
2.3對于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
降低音樂標準是適當?shù)摹,F(xiàn)階段,初中音樂教師應重視輔導的基本知識,應強調基本概念,加強教育培訓基礎知識,力爭學習一點,鞏固一點。在正常的教學實踐中,也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對音樂課學習的興趣。如組織學生聽取一些古今中外音樂名作,報道會等,或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參與一些與初中音樂課程內容有關的社會調查活動,并將學生結合起來'理論知識來分析他們。了解問題并解決問題。這不僅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且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初中音樂課程的使用和高效,從而激發(fā)了初中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3.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通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1樹立科學的音樂審美觀
隨著音樂文化逐漸呈現(xiàn)多元化,初中音樂教學也要強調相互包容和相互尊重,教師要善于傾聽,掌握音樂多元化的內涵,了解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訴求,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屬性的音樂文化。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了解當代中學生歡迎的音樂形式,并且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審美觀念,體會音樂世界的真善美。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演唱音樂作品或者舞蹈展示,在學生展示才藝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舞蹈和演唱技巧進行點評,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在這種輕松而和諧的課堂氣氛下,能夠促使學生音樂文化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文藝氣質。
3.2通過交流體驗音樂之美
音樂是語言與情感藝術,通過對于音樂作品的欣賞和演繹,可以實現(xiàn)人與人的心靈對話,其以豐富內涵和多樣的形式,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加強互動和交流,摒棄傳統(tǒng)的固化教學理念,了解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個性化觀點,通過有效的交流和互動,掌握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例如在每個學期開始或者結束之前,教師要組織音樂交流會,鼓勵學生將自己偏愛的音樂與同學分享,在相互分享中,加深對多元化音樂的認可和理解。同時,教師可以選擇特定曲目,組織學生對其欣賞,然后通過班級討論或者小組互動的形式,開展音樂交流對話,分享同學對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在課堂中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形成自主判斷,掌握不同國家的音樂特點和文化精髓。例如在學習《十面埋伏》這首琵琶套曲的時候,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該曲進行品味和欣賞,并且闡述自己對該曲的個性化理解;其次,教師結合學生的闡述進行教學,闡述該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題內涵,幫助學生加深對該曲的情感領悟和境界把控;最后,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古代金戈鐵馬的戰(zhàn)爭場面。以《十面埋伏》作為背景曲,為學生直觀展示該曲的主題和基調,在欣賞中,促使學生體驗我國民族音樂之美。
3.3科學選材促進學生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生活閱歷、情感體驗以及藝術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音樂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對學生開展因材施教,通過科學選擇教材,促進所有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教師在具體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我國不同地域音樂文化的理解,要選擇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作品開展教學。例如,為學生展示不同版本、不同風格的《茉莉花》,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文化和音樂風格的體驗,通過多個作品版本與江蘇《茉莉花》版本的對比,學會理解和尊重各個地域的文化理念和音樂形態(tài)。
3.4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
想要切實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突破固化教學思維的束縛,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組織學生深入到民間中,傾聽民間音樂藝術家的宣講。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主組建樂隊,或者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樂器探究,利用課下時間玩樂器、聽音樂。教師還要注重在課堂中融入多元化的音樂形式,例如藍調、布魯斯、爵士樂或者通俗等,為學生講一些有關國內外著名音樂家的跌聞趣事,在激發(fā)學生課堂興趣的同時,普及以及傳授音樂知識。
4.結束語
在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音樂學習訴求,根據(jù)教學內容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中為學生展示不同音樂流派和風格的音樂,拓展學生文化與音樂視野。
參考文獻:
[1]袁杰.初中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分析[J].黃河之聲, 2017(14):63-64.
[2]楊紅光.淺議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J].音樂大觀,201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