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小玲
化學實驗是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學實驗涉及的器材、藥品、試劑種類繁多,一旦操作不當,將引發(fā)嚴重的教學安全事故。而中學生處于好奇心重、自我保護意識較弱的年齡,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容易違反實驗操作流程。因此,對中學生的化學實驗安全意識教育要保持連續(xù)性和經常性,必須貫穿整個化學課程的學習過程。
例如,學生在實驗室做將濃硫酸稀釋成稀硫酸的實驗,首先需要掌握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濃硫酸的性質,濃硫酸俗稱壞水,化學分子式為H2SO4,具有強腐蝕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等特性,且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二是濃硫酸的危險性,濃硫酸的強腐蝕性會對人體皮膚、粘膜等組織造成嚴重的化學性燒傷,其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此外,濃硫酸的回收處置不當,還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針對濃硫酸的性質,教師要重點規(guī)范實驗的操作過程,特別需要注意濃硫酸與水在使用過程中的先后順序,將濃硫酸注入水時,需要沿容器壁緩慢注入,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在稀釋過程中因硫酸溶液的發(fā)熱現(xiàn)象導致水汽化而造成噴濺。這就是典型的化學實驗案例,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意義遠大于實驗本身。教師應該向學生灌輸化學實驗中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安全實驗能力和防護能力。
制訂實驗規(guī)劃。實驗前,教師向學生進行相關實驗知識的講解,主要包括實驗步驟、相關化學試劑的了解,實驗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劇烈化學反應等,避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因驚慌導致錯誤的處置。
實驗中,根據實驗項目規(guī)劃操作流程,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則。在實驗過程中,師生的人身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其中對眼睛的保護尤為重要。在使用化學試劑、煤氣燈、玻璃儀器和其他可能傷害眼睛的物品時,必須佩戴護目鏡,如果佩戴了隱形眼鏡,需及時向老師報告。其次,在使用腐蝕性化學試劑或其它污染環(huán)境的物品時,必須穿好實驗服,取下所有首飾,保持實驗服貼身,扎好長發(fā),以防碰到化學試劑、火焰和儀器設備。另外,還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在拿加熱過的容器時,先戴上隔熱手套;在清洗實驗儀器時,要先戴上耐腐蝕乳膠手套。
實驗結束后,首先按流程關閉實驗儀器,按要求對所使用的化學試劑進行妥當處理和回收,防止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污染;關閉電源開關,將所用試劑封閉放回原處,恢復操作臺和實驗室環(huán)境,杜絕火災、盜竊、漏電等安全事故隱患,最后關閉實驗室大門。
在整個實驗課程中,需要時刻注意的事項包括:實驗人員需清楚實驗室急救設備所在位置,會使用滅火器、沙籃等消防設備,熟知實驗室布局以及安全通道位置,清楚急救電話位置及電話號碼。
做好安全實驗輔導。實驗指導老師必須對授課學生進行所有實驗項目操作流程的輔導,提醒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有安全隱患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特別提醒,在必要時進行講解、示范。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是化學教學的必要方法。只有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構建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教學,才能使學生正確認知自然規(guī)律,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化學實驗滲透安全教育意義重大。
(作者單位:雙峰縣永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