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的國家大學生,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建設的人才。高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時期,對大學生人生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黨的十九大上,中國共產(chǎn)黨對于新時期思想做了新的闡述,作為大學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結合新時代思想政治的重要任務,在日常管理中,以學生為本,利用思想政治課堂、黨團支部建設、第二課堂等為載體,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確保大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大學生;高等教育;思想教育
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會議、十九大中總書記對當今教師教育問題有深刻的見解,對我們當今的教育形勢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建設性的指導策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我們應該深刻理解未來社會的建設目標,明確我們的國家需要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怎么樣培養(yǎng)人,將人才培養(yǎng)和德育培養(yǎng)結合起來,讓高校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貢獻社會的人才。
一、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當前,我國正發(fā)生著深刻的時代變革,在時代變革的轉角,我們作為高校在國家的建設過程中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的系列講話精神,是我們做好當下高校大學生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因此在開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前,我們首先要理解黨在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對于我們的高校教育提出的具體的要求。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作為社會中培養(yǎng)人才最重要的基地,我們高校必須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時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深刻認識到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如今,社會中的信息發(fā)展十分迅速,很多時候社會中的角落中會滋生不利于社會發(fā)展的負面價值觀,高校學生因為自身的社會經(jīng)驗不足很容易被這些不正確的價值觀所影響,因此,我們在進行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的改革過程中,要是將堅持思想政治的正確方向作為首要任務。引導學生信仰共產(chǎn)主義,將建設社會主義中國作為自己學習的最偉大任務,這是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工作內(nèi)容。
(二)全面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深刻認識高校思想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做人的工作,需要通過一些列的措施達到育人的目的。在工作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圍繞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淙姘l(fā)展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學生的朋友,我們需要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引導好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焉鐣髁x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高校教育的全過程。
二、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渠道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深刻的理解黨的方針,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等教育的內(nèi)容、方式和方法。要將黨的大政方針貫穿于我們育人的構成之中、實踐教學之中,讓學生能夠通過我們的實際教育,從而讓學生在心中樹立好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奉獻的決心,這樣才能夠真正引導學生成為我們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一)利用思想政治課主渠道,做好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放在教育的首位,高校肩負著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要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我們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引導大學生的愛國情教育。從我國歷史的發(fā)展和我黨艱苦的發(fā)展史、奮斗史,是學生認識到我黨和國家發(fā)的歷史、命運,結合我國的國情,使學生確立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能力,將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別國制度做比較,增強四個自信,堅定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政治信念;引導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堅定黨的領導,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從而讓學生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做貢獻。
(二)發(fā)揮高校共青團作用,豐富“第二課堂”
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高校中共青團委的作用,借助共青團委開展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帶領學生會學生社團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借助學生支部,在學生黨員中組織各黨支部將“兩學一做”常態(tài)化、各團支部中將“一學一做”制度化,是學生有組織可依靠,有信念可追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扶貧支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志愿服務等社會工作中,特別是要能夠讓學生在校期間理解國家重大活動,如一帶一路建設、G20峰會、歐亞論壇等全球治理過程中我國重要的活動中對世界的貢獻。要發(fā)揮第二課堂的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作用,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社會、了解我國的矛盾,是學生認識到艱苦奮斗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作用,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樹立學生的艱苦奮斗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激勵大學生求知的求知欲望,如同習總書記所說的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三)踐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育合格人才
大學生是社會中最新銳的思想傳播主體,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將接觸到新鮮的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和價值思想,我們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真正了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想大學生所想,做好學生的服務工作,真正樹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的感興趣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zhì)、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真正做到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教育的整個過程之中,讓學生能夠對建設國家建設社會產(chǎn)生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們要明確我們所有的教育最終的指向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每一代人的能力都有限,但是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將會一直延續(xù)下去,這需要我們在教育中培養(yǎng)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接班人。真正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成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接班人,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向前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之源!
綜上所述,作為社會中最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基地,我們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過程中,要時刻緊跟黨的建設綱領,理解黨在重要的講話和意見中所提出的對于大學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真正以教學實踐去踐行相關的建設方針,將大學生的需求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所需要的建設人才。只有這樣,我們的高校教育工作才能夠向著國家所需要的方向健康發(fā)展,整個社會也才能夠迎接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yè)人才,我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得以最終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馮鑫.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策略與途徑探究 [J].《改革與開放》.2011
[2]胡啟良.蘭自力.王云玲 .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的策略 [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
[3]張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G].《改革與開放》2011
[4]侯召.龍王艷等.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結合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G].2017
[5]王懷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論中共十九大的理論貢獻[D].黨政研究.2018
作者簡介:張亞婷,1989年7月13日出生,女,漢族,陜西韓城縣人,現(xiàn)工作于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管理。